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8-14 18:03

杂谈摄影动向

  本人摄影水平有限,但看了不少摄影书刊,收罗了一些自认为是摄影方面的信息,忍不住想分享给这里爱好和关注摄影的朋友们,也许会有些参考价值吧。称不上规范文,想哪儿说哪儿,杂七杂八,所以只能叫杂谈了。(因没有权利使用相关图片,所以我在介绍中会提供相关文献出处,以方便朋友们进一步查找了解更多详细情况。)本文编写于2008年初。采用的材料也主要是07—08的,现在经过了一年,一定还有很多新的值得注意的新现象和新讨论,欢迎网友们继续收集探讨!
  先介绍一下中国摄协旗下的三大支柱品牌赛事,“全国摄影艺术展”(简称“国展”)、“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简称“国际影展”)、“中国摄影金像奖”(简称“金像奖”),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动向。先说说一直在全国摄影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国展”。2007年6月评选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是历史上投稿量最多的一次,也是评选过程在中国摄协办展史上耗时最长的一次(5月征稿结束,6月评选,7月整理,8月公示,9月展出),也是评选方法最复杂的一次,而这复杂的第一次是由很多的首次组成的,比如首次实行公示、首次为青年摄影人设立专门奖项、首次各类专业评委评奖阶段1票顶3票的“加权”规则等等。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此次国展评委会主任李前光说:“虽然没有任何物质奖励,但国展却代表着整个摄影界甚至全社会对摄影人的价值认定”。
  此次国展同往届相比,艺术类作品“千人一面、万人同景”的现象少了:胡、梅里雪山、元阳梯田这些大众面孔明显减弱,但总体上来说还存在精品少、形式感强内涵少的情况。杨大洲的评价是:“我们总希望看到‘创新’的作品,但确实很难。摄影人在参赛时,往往会受到往届得奖作品的影响。好作品离不开精良的制作,虽然本届国展投稿‘数码过度症’现象有所改善,但不少作品还是因为制作不够精良、调整不到位而被湮没在成千上万的来稿中,因此这类作品在后期一定要注意细节的表现,既不要画蛇添足,也不要在画面中出现影响美观的元素”。纪录摄影升温(当然,相对国际趋势来讲,中国还是慢了一步,世界已经降温,或者说被多元化冲淡了——离喧题记),摄影人立足于身边生活,反映身边的题材,具有生动性、丰富性,但题材有限、深入不足,对纵深的成组拍摄还缺乏经验与认知,对城市题材的关注和拍摄不足,评委反映记录类与艺术类作品太过相似,有些人分不情两者的区别,把艺术类作品投到纪录类,而纪录类作品本身又反映出沙龙味太浓,正如王文澜评价的:“纪录类部分作品在画面上十分注重光影,沙龙味道很浓,这反映了摄影人‘集团扫射’的结果。纪录类组片不是单幅照片的拼凑,而应是从司空见惯的事件中提炼出一种观念,一组作品中的每一张都要具备统一的风格,这比拍摄一个事件难得多”。(摄影界沙龙传统有国际相关派别历史的影响,也是我们深受香港沙龙摄影的长期影响,至今还未走出影响——离喧题记)。商业类作品不少有很好的创意,但技巧上仍有瑕疵。对于黑白摄影作品美中不足的一是数量少,二是摄影人对黑白影像的理解和传统暗房基本功掌握得不很扎实,有些作品是由数码相机的黑白模式拍摄而成,有些制作上不够精良,评委们希望看到在此基础上的创新。青年组作品的彰显的个性很让评委们眼前一亮。(更详细内容参见《大众摄影》杂志2007年NO.9“又是一年国展时”,作者:李馨)
  再说说国际影展。2007年9月3日,第12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评选工作在浙江省丽水市举行。(顺便报告大家:作为中国摄协与丽水市人民政府10年战略合作的重大成果,于2007年5月动工的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于2007年11月18日举行了落成揭幕,是中国第一家规范性的摄影博物馆。如果有机会,不妨去参观一下,一定会有收获的——离喧题记)纵览这次影展,记者总结了四多四少:
  因为国际影展聘请不少国外评委,它所反映的一些状况不但显示出世界摄影的通况的一面,也显示出中西方差异性的一面,(这种差异不仅仅反映出中国摄影相对世界摄影发展的步伐来说慢了些,还反映中国摄影也存在具有自身独特性让外国评委偏爱,很值得思考。——离喧题记)本届国际影展C组评委是原日本广告写真协会会长西宫正明,他评价说:“电脑的诞生无疑给人类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但是现代人过分依赖电脑、网络,自己却失去了摄影最本真的光影学习,这是很可怕的。在这届影展上我看到了很多很好的使用电脑制作的照片,但同时也有不少制作粗糙的图像,而纯暗房制作的影像更难觅踪影,还有色彩过饱和的照片也颇多。在西方和日本电脑制作的照片已不再追引人们的眼球,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原始更为传统的光影记录或是‘竹影扫阶’般的不着痕迹的电脑制作图像”。
  关于PS这一点再多说一些,1月15日2008年第5期《中国摄影报》头版主题文章“PS:被责难的技术及延伸思考”中,编辑指出:“之所以敢把PHOTOSHOP按照网络语言称为‘PS’,是因为这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早已被不少摄影人,尤其是泡在网上的摄影人所接受。之所以在做完2007年度‘打假’印象的大话题后,仍将‘PS’现象单独列出来分析,是因为PS技术几乎被所有的摄影者和图片使用者所使用,更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和考验着摄影人的某些固有观念,让人们对摄影的发展方向产生深度思考,也改变着过往人们对其过分溢美的境遇——2007年度,我们听到更多的,是人们对PS技术的批评和反思”。2007年,“原始影像”成为一个热词,技术鉴定等全新环节加入大型赛事激发了摄影界和网民们对参与判定获奖作品是否实至名归的兴趣。PS作品从前几年只对风光照片的某个细节进行删加或删减发展到如今涉及各类摄影作品,遂有了“大改得大奖,小改得小奖,不改不得奖”的民间说法,这是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的风气。编辑认为,错的不是技术,在PS技术迅速普及的情况下,过分责难技术本身肯定不是科学的态度,应该从更宏观更细致的角度考量,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新闻界资深编辑许林在个人博客上多次论及摄影、影像及PS的关系,他的观点是:“摄影师最可贵的品质是在一张底片或一个数码照片的取景框中定格你所见到的短暂一瞬(有意拍摄的接片除外)。凡是PS过度的摄影作品,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摄影,而应当‘属于出了摄影轨道的数码影像作品’”。也有人强调,在应用PS手段时,创作者的心理和意趣更值得注意。这些应该是涉及PS作品的格调、水平甚至是伦理层面标准的参考吧。艺术不能是随意PS的借口,出现此现象也证明了多数摄影爱好者对于“艺术”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2007年初新华社图片编辑曾璜(《图片编辑》一书的作者)曾在博客上提出了“摄影艺术”与“艺术摄影”两个词汇的辨析,PS不是仅仅新闻、纪实摄影等以记录为主的影像要严加提防的,也不是有了“艺术”的名义就可以天经地义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无限制地PS影像,至少会造成许多的漏洞(老话不是说:砍的不如楦xuan\的圆嘛!),还有,会造们的视觉疲劳。其实人们热议PS,表达的是不希望摄影作品变成平面设计的良好意愿。如果变成了平面设计,那将代表着摄影的没落!
  国际影展的四多四少,说完了第一条,中间两条好理解,再来说说最后一条“中国作品脸熟多,关注身边的作品少”,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对我们熟悉不过的象“猴子”、“鸟”题材每次赛事中都有获奖,成了脸熟作品,如果放在全部是中国评委的赛事中就不会让评委眼前一亮,但国际影展上却得到了外国评委的偏爱。至于记者说“关注身边的作品少”,我认为是相对外国来讲,也是相对这类题材在所有作品中所占比重还不是很大来讲的,也是相对拍摄深度还不够来讲的,所以与上面“国展”评价中的“摄影人立足于身边生活,反映身边的题材”之说不矛盾,国展中评价的话的意思侧重于强调摄影人比过去更关注身边事了,国际影展评价的话侧重于说这样的关注还不够。(更多内容参见《大众摄影》2007年NO.12“亲历丽水16小时——第12届国际影展作品选登,作者:徐静)。
  再来说说金像奖。2007年9月28日,45位摄影人在青海万众瞩目、星光闪耀的第七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颁奖晚会上获得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两年一届的金像奖与众不同的是,不设奖金、以“德”、“艺”等综合指标作为评选标准,不仅仅是对摄影人业务水平的认可,更是对摄影人人格魅力的认可,在这个充满高额奖金摄影比赛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更多内容参看《大众摄影》》2007年NO.11“金像之下群星闪耀,作者:李馨)
  另外《中国摄影报》2008年第3期“本报观潮国际摄坛2007”一文中也反映出很多值得关注的动向。一是,卑鄙的狗仔队和据实报道品牌玛格南并存,善恶两生花,各有追随者!二是传统正在改变,因为新闻摄影处在与公众接触最前沿,也最能敏感世界摄影的态势,一方面造假照片的摄影师被开除,剽窃文字的记者被开除,另一方面摄影手法上的一些变化,“荷赛”、“美国新闻摄影比赛(POY)这两个老牌劲旅的获奖作品中越来越多带有主观思考的图片,惊怵骇人的直观画面相对在减弱,或者说有点儿偏向琼斯母亲奖、史密斯奖这类纪实奖项的风格。(但正如墨西哥摄影家佩德罗.梅耶尔的一句话:不怕风大,只要舵稳!)。三是市场化。拍卖是检验一幅摄影作品的最前沿。画廊和拍卖两条腿走路是西方的先进经验。四是世界向东看,中国像一块磁铁,前所未有地牵引着世界渴望的目光。中国摄影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遇。
  国际比赛的一个作用就是导向性,我们分析它们不是要跟着别人拍什么我们就拍什么,而是要研究总的趋势,经过自己的思考,拍出自己的个性来。普通摄影人最起码要把握分析趋势,如果您想上更高层次,形成自己的独立风格,那我推荐您看看最新一期的《中国摄影》杂志(2008年第一期。国内唯一的摄影类核心期刊)对美国著名摄影家杜安.麦克尔斯的访谈(“表象和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杜安.麦克尔斯专访”,作者:徐婷婷)。杜安是美国一位相当有个性有成就的摄影家,是把人类一些永恒的主题的理解从视觉走向了哲学,他虽见证了20世纪后半叶的各种艺术运动,从抽象表现主义、观念艺术、波普艺术到多媒体艺术等层出不穷的新手法和新潮流,但不为所动,看到每次足够把人重新后又无情地被抛到另一个潮流之外,他只做自己的东西,任潮流奔流眼底。他的作品最大程度地告诉人们艺术家可以退回到自己的角色中,与历史“无关”地相关着。他说:“当代艺术给我的感觉就是坐在机器后面的人试图在说些什么,但是他们根本无话可说。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艺术摄影这么让人乏味的原因,真的是非常烦人,极端乏味。大家的创作共有一个很小公分母,不过是在陈腐地重复自己,当然作品是一张比一张大。纽约现代美术馆贡献给摄影的惟一的东西就是他们让摄影作品的尺寸越来越大,这些作品已经足够大了,人们根本不在乎作品到底想说什么”。上面说的传统正在改变中提到的“荷赛”等赛事的作品中越来越带有主观思考的作品,这也许就是杜安提到的现代摄影垢病要改善的信息?但愿如此!若果真如此,将是摄影重获生命力的欣喜事,若非如此,就是延续乏味了。
  这些方方面面,都提示我们,摄影要有自己的思考,归结起来还是摄影人再耳熟不过的那句话:“最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头!”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