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电影还需要评论吗?答案也许在北影节这场论坛里 --]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 -> 电影还需要评论吗?答案也许在北影节这场论坛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凉点 2022-11-18 13:06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电影还需要评论吗?在我国做大做强电影工业、建设电影强国的过程中,电影评论能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8月18日下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强国论坛——新时代电影评论的创新与提升”活动在北京举行,李秀磊、张丕民、赵卫防、刘晟等主办和承办单位领导的致辞,胡智锋、尹鸿、王一川、陈旭光等国内电影理论评论权威专家的主题演讲,以及刘洪涛、尹香今、刘春、李宁、俞白眉、张博、陈洁、张卫、赵卫防、谭飞、吴燕雨等电影创作、评论和媒体界大咖的对谈,直接或间接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一个电影节,评奖固然重要,电影行业各个领域,各产业链上的优秀电影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思想碰撞和观点表达同样重要。在8月18日这场论坛上,多位电影理论评论权威专家、电影企业负责人和影评媒体主编齐聚一堂,让电影理论与实践对话,电影评论与生产交流,重点探讨和解析了电影强国建设路径、如何打造国产“系列电影”品牌、电影评论拓展创新等话题,对推动电影评论和创作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正向作用。
  作为一名媒体人出身的影评人,笔者近两年参与了不少电影评论论坛和研讨会,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在互联网时代,电影评论几乎没有门槛,人人都是影评人,都可以在网上评论电影。电影评论生产和传播的便捷、及时、互动性远胜以往,影评数量更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成千上万倍,其对电影的创作、发行和票房的作用越来越大。不过,网上的影评尽管不乏专业素养深厚的佳作,但水平参差不齐、泥沙俱下,总体质量不高,大量为了赚取流量利益,或故作惊人之语、或情绪发泄式的影评充斥其中。这些所谓的影评不仅缺乏专业性,而且以偏概全、哗众取宠,不是把一部电影一棍子打死,就是把一部影片吹上了天。对国产商业类型片的评论尤其苛刻,评分往往偏低。不禁让很多电影创作者和电影企业家感到委屈和疑惑,让很多观众感到茫然不解:电影还需要评论吗?
  答案是肯定的。越是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越是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越是在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节点,高质量电影评论的专业性、独立性和价值观引领作用越能凸显出来,中国电影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这样的专业影评。早在去年1月24日举行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40周年研讨会上,20多位中国电影评论界的知名学者专家和媒体主编就曾围绕着“新媒体时代的专业影评”这一主题各抒己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会上表示,电影评论一定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一定要面向实践,面向观众,面向银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它是整个电影生态的桥梁,联系着电影创作和电影观众。
  因此,新时代和新媒体,对电影评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由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基金会钟惦棐电影评论发展基金、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联合承办的这场“电影强国论坛——新时代电影评论的创新与提升”活动可谓恰逢其时,为国内权威电影理论评论专家和优秀电影创作者以及企业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交流平台,是一次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
  为了让本次论坛更加求真务实、有的放矢,主办方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和承办方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单位多次就论坛主题、嘉宾人选和活动流程进行沟通,双方精心策划、精益求精,终于使得这场论坛成为联系电影评论和创作、解析国产“系列电影”、探寻电影强国路径的一场盛会。
  8月18日下午这场论坛上,各位嘉宾的发言精彩纷呈、干货满满。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李秀磊在致辞中表示,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宗旨之一。建设电影强国的基础是做大做强电影工业产业,创新和拓展以建设电影强国和目标的电影理论批评体系,是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建设实现“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维度;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电影评论对电影强国建设以及中国电影发展的作用,他认为“电影强国建设需要电影理论与批评的支持,中国电影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需要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思考和分析”;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赵卫防在致辞中表示,影评是电影实践的末端环节,连接着电影营销、创作、理论研究等等环节,对电影产业美学和理论发展至关重要。他对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做好影评建设工作并与电影工业体系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提出了在电影创作前期介入影评等五个方面的倡导;重庆市江津区委、副区长刘晟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12月在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重庆市电影局支持下,江津区政府发起成立了“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评论钟惦棐发展专项基金”,为中国电影评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参与承办此次论坛能更好的发挥好电影评论发展专项基金的作用,弘扬钟惦棐电影评论与批评的学术精神。
  胡智锋、尹鸿、王一川、陈旭光四位中国电影理论评论权威专家的主题演讲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角度各不相同。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院长胡智峰演讲的题目是《努力提升中国影视评论的三种品格》, 他认为建设电影强国需要中国影视评论有三种品格的提升:首先是人民性品格。要有心中装着人民的情怀,找到与人民共情的情感表达,写人民群众看得懂的评论;其次是实践性品格。要有理、有用、有度;第三是开放性品格。从优秀的国际影视评论中获得滋养,从其他学科中得到启示,向一线影视从业者学习,警惕封闭化倾向。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演讲题目是《提出真问题 研究真问题 电影理论批评助推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他表示,从中国电影开始有电影理论批评,就在跟电影创作实践相向而行。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恰恰是在跟中国电影的发展实践相向而行中获得生命力和有效性。中国电影批评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这些概念非常有启发性,促使研究更多的问题,其中值得研究的真实问题有电影强国、电影工业体系和共同体美学等。他认为,电影评价体系为什么建、谁来建、建给谁?这三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是找不到统一标准的。生产商、创作者、观众和评论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电影理论评论“要面对行业、同时要超越行业,不能拽着头发上天,只能站在创作实践肩膀上去思考和发展”,还要建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做了题目为《当前中国影像美学范式与电影强国建成路径》的演讲。他表示,创造出配得上电影强国声誉的好电影是建设电影强国的关键。他认为有六种国产片影像美学范式有可能成为通向中国电影强国的主要路径:一是国族美学范式,基于民族国家意识而建构的宣示中国国家主权的正义性、展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性和认同感的影像模型,比如《红海行动》《长津湖》等;二是家庭美学范式,比如《你好,李焕英》等;三是地缘美学范式,体现中国当代城市和乡镇的地缘内生力、地缘密码的影像模型,比如《我不是药神》等;四是心理美学范式,特别注重对特殊人群的无意识揭示,像《少年的你》《我的姐姐》等;五是传统美学范式,基于中国艺术传统当代传承意向而创造的影像模型,比如《大圣归来》等;六是公共法理情理美学范式,比如《误杀》系列等。他还提出了强化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式表达等五点建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的演讲题目是《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国产“系列电影”的产业突进、品牌建构及其反思》。他认为,“系列电影”的理论研究批评实践是电影工业美学最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国产“系列电影”蓬勃向上,成为中国由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重要台阶。“系列电影”能否成功运作,事关中国电影能否真正跨入强国行列。要转换观念,不要鄙视这一类电影。要开放视野,要开发和挖掘中国文化原型,培植文化之魂,“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复仇者联盟》呢?孙悟空、哪吒、女娲、伏羲、神农等中国古代神话英雄远远没有开掘”。电影人一定要信守尊重观众和投资人的原则,要对得起观众的期待,只有这样,中国“系列电影”的生产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电影工业才能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品牌性的“系列电影”,是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准之一。
  四位权威专家的主题演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务实求真,贴近人民,贴近市场,对电影理论评论与创作实践的关系,以及建设电影强国的路径有各自独到的见解。作为影评人,笔者受益匪浅。陈旭光教授对国产“系列电影”品牌建构及反思的发言,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理论评论家偏好文艺片、不重视商业类型片的固有看法,也恰到好处地引出了论坛的下一个环节。
  在本次论坛的对谈环节,主持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与多位知名电影企业家、创作者和媒体人,围绕着如何打造国产“系列电影”品牌、探寻建设电影强国路径等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独行月球》制片人刘洪涛表示,开心麻花一直在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品牌很难,维护品牌口碑更难,我们每部电影出来,观众都拿它跟《夏洛特烦恼》比较,我们也试图有创新,希望对过去有超越,但创作的时候付出了100%的努力,每部影片的结果却不相同”;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香今认为,这几年万达通过“唐探系列”的开发,证明了对电影公司长期生存而言,这是特别好的规避风险的创作。通过系列化开发形成品牌化运营之后,会持续地在电影、剧集、动漫多领域持续开花,让一个品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表示,电影品牌建设、系列片的制作要建立一定的美学范式。既要在类型、人设、价值观模式、内容生产的方面建立一系列的美学范式,也要在重工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营销模式上建立一些范式。
  新丽电影CEO李宁认为,很多“系列电影”成功都是因为品牌能够延续。从商业逻辑上看,投资“系列电影”也是资本层面上比较安全的行为。对于系列电影创作,目前更要有打造比较强大的中国电影的自信心,比如《长津湖之水门桥》就是非常振奋投资方和电影创作者信心的保证;著名编剧、导演俞白眉参加过《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两部“系列电影”的创作,他认为“这是很难复制的、非常特殊的系列”,类型特征并不是很明显,融合了不同的类型,但是它有一个特征比较突出:观众知道我去看“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会得到什么,因为共同找到的是心理和情感基础;《四味毒叔》创始人谭飞认为,“我和我的系列”是中国式新主流,《误杀》《唐人街探案》系列是商业类型片。“我和我的系列”的亲和力,是国外很多影片无法相比的。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刘春认为,电影强国建设的核心是人才。中国电影人在国际化表达方面和国际同行的交流要有很大的提升,比如郭帆导演的创作理念就借鉴了国际优秀同行的理念和手法。中国电影强国梦一定会实现,但要突破人才的瓶颈,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瓶颈。他还认为,译制、配音、字幕制作等技术原因也影响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猫眼娱乐高级副总裁张博认为,“系列电影”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想看人数,“唐探1”猫眼想看人数是十万量级,“唐探3”猫眼想看人数达到四百万,是猫眼迄今为止是最高的。“系列电影”对电影宣发很有价值,但这是双刃剑,因为期望值比较高,要求电影口碑要维护得非常好;壹线影业CEO陈洁表示,类型电影生产过程中,导演、编剧以及具有类型化特质的明星,是“系列电影”中很重要的因素,她希望能通过科幻奇幻类型片表达中国女性的力量;《毒眸》总编辑吴燕雨认为,好的电影和好的电影评论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好的电影引领着我们做评论,好的评论帮助好的电影被更多观众看到”。
  十位嘉宾与主持人的对谈,从各自公司与平台的优势、各个维度和角度,围绕主题,各抒己见,是电影企业家、创作者和电影理论评论家的一次有益沟通。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评论的创新与提升开辟了新角度、拓展了新空间。各位嘉宾围绕着国产“系列电影”品牌建构等话题的热烈讨论,既是为我国电影工业如何做大做强建言献策,更是为我国在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探寻路径。这场理论联系实践的高质量论坛,堪称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一大亮点。


查看完整版本: [-- 电影还需要评论吗?答案也许在北影节这场论坛里 --] [-- top --]


在线播放   美女援交  手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