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8-18 21:58

1晋、察、京、津

  悠悠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古人一向对鬼神之属抱有敬畏之情,对人去世之后的种种事务更是不敢怠慢,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例外地都会在墓葬方面大动干戈,有如秦王赵政般广建墓室,大修地下宫殿,奢望到至彼岸之后仍拥有江山天下,亦有如无名百姓,虽是草草下葬,却也会选一“风水宝地”,并在棺中多少放入些陪葬小物,也正是因为如此这般之所为,衍生出了一种神秘且危机重重的职业——盗墓。
  自从《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题材的小说出现后,逐渐在我国掀起了一阵“盗墓热”,大家都被小说当中惊险刺激的情节,以及这种职业特有的神秘感所吸引,再加上近些年这类作品开始陆续登上荧屏,是再一次将这股热潮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以及一些道听途说的杂谈,来大体地小谈一下关于中国北方地区,这一神秘职业中的,二三事,不一定准确,仅供娱乐参考……
  在进入正题之前,笔者要先提一点,我们讲说是中国北方的盗墓体制,其实这里笔者的“北方”主要还是指华北地区,按着过去的说法讲,就是“晋察京津”这四个地区。
  晋、京和津想必不用多说,晋就是山西,京与津便是北京和天津,而这里笔者要着重说一下这个“察”,察是我国早年间的一个省级机构,全称为察哈尔省,现已被取消,建立于1912年,其中省内包括现如今山西大同地区、河北张北地区、河北涿鹿地区以及河北宣化地区等。
  察哈尔省的省会设立在当时的宣化市(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当初的察哈尔省省委政府则是由明清时期的宣化府知府衙门改建而成,建国后曾改为宣化区教育局,现今仍坐落于宣化城米市街,已改为宣化博物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也只是当年知府衙门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早已被早造成了邮局大楼,当年府衙的六扇门现今也只剩下白虎门的位置改为入口。
  在小说当中,我们不仅能从故事情节当中去体会到惊险刺激,同时也可以从一些零零散散的“行话”当中来进一步感受这个行业的神秘感。
  我们最常见到的词有诸如“倒斗”、“土夫子”、“冥器”等,而作为盗墓行业,本身就是一项见不得光的勾当,所以从业者只见相互交流的用语就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俗讲就是要让外人听不懂。
  这就是我所说的“隐蔽性”,通过一些生涩的词汇,或者使用其他行业中的名词来做代称,达到混淆他人视听的作用,功能类似于江湖黑话,是固定行业或者圈子内沟通一种专业语言。
  例如“土夫子”一词,我们在小说《盗墓笔记》当中经常看到从业者们自称作“土夫子”,而这个词就是盗墓行当从其他行业中引用过来的词语。
  土夫子本指湖南长沙一代,一种以卖黄泥为生的职业,多以壮劳力为主,由于其工作性质都是与刨地挖土,故被盗墓从业者引用为自称。
  但这样的词往往会具有区域性,因为以卖土为生的土夫子,是长沙地区特有的一种职业,所以这种名词代称,也就成为了当地盗墓从业者专属的词汇了。
  而在晋察京津这四个地方呢,对于盗墓从业者的称呼,也是引用的其他名词,运用最广泛的一个词就要说是“灰八爷”了。
  “灰八爷”其实就是指老鼠,过去人们相信动物可以通过成仙得道,尤其是民间经常见到的一些动物,而对这些动物人们往往是敬而远之,也不敢直呼其名,于是便为其取了代称名词,“胡(狐狸)黄(黄鼠狼)白(刺猬)柳(蛇)灰(老鼠)”便是如此,这是民间所说的“五大仙”,有些地区还认为祭拜五仙可以辟邪除灾。
  而在梨园行当中也有着类似的祭拜活动,上台前要“请神”,老话讲“上台不拜神,扮啥不像啥”。梨园行业戏神众多,如老郎神、唐明皇、观音大士、二郎真君等。
  而在北方地区,梨园行有祭拜“八仙爷”的习俗,而这八仙分别是座大爷(老鹰)、白二爷(刺猬)、三太岁(狐狸)、柳四爷(蛇)、黄五爷(黄鼠狼)、团六爷(龟)、飞七爷(野鸡),而这最后一位,便是灰八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鼠,可以说这盗墓行当中“灰八爷”一词,也是有引用于梨园行当。
  同南方的“土夫子”一样,北方的“灰八爷”老鼠也是与盗墓从业者有着相似之处,俗话讲,“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老鼠这种动物就是依靠在地面、墙体当中打洞来组成生存的空间,也属于刨土活动,所以盗墓从业者便以“灰八爷”自称。
  关于用词隐蔽性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我们设想一下,一帮灰八爷带着工具去倒斗,其中榔头锤子火折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却偏偏就是忘了带洛阳铲,直至他们人到了饭店落脚休息的时候才发现,这时王二对张三说:“怎么办,忘了带洛阳铲了?”他直接称之为“洛阳铲”,这话但凡是被旁人听了去,谁都能猜到他们是什么,紧接着就是去报官,所以说一些行当中的特殊用语,是一定要具有隐蔽性,争取做到只有同行才能听懂。
  而关于洛阳铲这种专业性的工具,肯定更是有代称词,笔者曾经在科教频道中看到过一期关于古墓挖掘的节目,其中讲到考古学家要对地下进行探查的时候提到了“勘探铲”一词,结果当专家将这勘探铲拿出的时候,这分明就是洛阳铲,原来国家考古队也是在用这些东西,所以说洛阳铲在正规考古队或者说在主流媒体当中的叫法,就是“勘探产”,而在民间各地区也都有着自己的说法。
  在我国北方,对于洛阳铲有一代称,叫做“小保”,写做“小保”也行,写做“小宝”也可以,因为在过去,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不识字的文盲,很多东西包括方言俚语,江湖黑话,也都只是有个叫法,有个读音,能供人交流便可,无所谓怎么写,甚至有些词只是一个读音,只要发音类似,都不妨碍交流,比如江湖春点当中“扯活”一词,写做“扯活”也好,写作“扯呼”也行,都只是个读音,意味“撤退”、“跑路”。
  上文说过,在盗墓题材小说当会出现很多与盗墓行当相关的词汇,而这些词汇是否确实如小说中所讲的那样,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毕竟小说作家不是真正的盗墓从业者,即使作者真的有深入了解过行当内部,小说毕竟还是要以故事为主,为了读者在阅读中没有障碍,很多较为生涩专业的细节都会进行“缩水处理”。
  例如“倒斗”一词,这个词可能是相关题材作品当中提及做多的一个词了,在小说《盗墓笔记》中,无论是北派的王胖子,还是南派的吴邪等,都将“倒斗”常常挂在嘴边上,那么这个词具体又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说,“倒斗”一词其实是典型的北方方言,在“斗”字之后是有跟着一个儿化音的,应读作“倒斗儿”,虽说盗墓行当中确实没有南北派别的区分,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差异还是非常之大的,无论是用语还是惯用手法,而关于“盗墓”一词的说法,与“土夫子”相对应的,自然应是“淘沙”。
  之前说过很多的用语都只是个读音,所以“倒斗”也可以写作“捣斗”,这样就一目了然了,这个“倒”字其实就是个动词,翻捣、挖、刨地意思,而“斗”便是墓的意思。
  顺带一提“佛爷”一词其实也属于北方的俚语,其中有两种意思,一是尊称,而另一个说法,则是“贼”的意思,全称“千手佛爷”,民间有管小偷叫“三只手”的说法,而这大盗便有千手千目,乃“千手佛爷”,小说《盗墓笔记》当中对张启山的称呼,佛爷一词笔者想来应不会是尊称,后者的可能性居多。
  除了“倒斗”、“淘沙”之外,其实对于盗墓这一行为,还有着其他的词汇,这里要先说三种盗墓手法。
  头一个要讲的叫“翻膛”,其实和“倒斗”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动词+名词的结构,“翻”就是字面意思,翻开、挖开,“膛”就是墓室的意思。
  而相对应的第二个手法叫做“翻大膛”,这个词从字面来看其实与“翻膛”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该词特指南方人盗墓所用到的手法,这个词的出现只是为了区别于“翻膛”。
  可以这么理解,北方从业者管自己的手法叫“翻膛”,管南方从业者的手法叫“翻大膛”,因为南北盗墓从业者在理念上有所不同,这一点我们在小说当中也都能看到。
  北方盗墓从业者对墓穴以及死者,有一种敬畏之心,在下地活动当中尽量不回去破坏墓穴惊扰死者,会给自己定各种各样的规矩,在小说当中也出现了“鸡鸣灯灭不摸金”的情节。
  而南方的盗墓从业者则目的性会更强,来盗墓,就是为了挣钱夺宝,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并不会去考虑会不会惊扰死者,会不会对墓穴造成破坏等问题。
  北方的“翻膛”往往是找到墓室的位置之后,找墓门或者墓道,从侧面进入墓室,打盗洞也不会直线下去,而是打一个之字形的盗洞,慢慢绕道墓门或者墙体的边缘。
  而南方的“翻大膛”则更直接的多,找到墓室位置时候,直接往下挖,挖到哪算哪,往往是从墓顶直接挖下去,这样的方式会对墓室造成严重的损坏,也正是因为如此,北方的盗墓从业者通常会将南方的盗墓从业者称呼为“南蛮子”,意为指责其手法的暴力性。
  除上文提到的“翻膛”与“翻大膛”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手法,叫“炸坟”,如果说前两者是传统手法的话,那么“炸坟”则更加贴近现代科技,就是用把墓穴炸开,而这个手法最为出名的就要数孙殿英炸清皇陵了,将皇陵中的诸多珍宝洗劫一空。
  俗话说“贼不走空”,但是盗墓的碰上已经被人盗过的墓,也是没办法的,一般在北方盗墓行当里,会管这种已经被洗劫过的墓穴叫“滤坑”,“滤”就是过滤的意思,“坑”则是指墓穴,解释说就是这是一个被别人过滤过的墓穴,“这个坑被滤过了”,就是这么个意思。
  另外还有小说当中经常提到的“冥器”,也有写作“明器”,意思是从墓穴当中挖掘出来的宝贝,还像之前提到过的那样,都只是个字音,只要不影响沟通,怎么写都可以,关于冥器还有这另一个叫法,就是“蘑菇”,这里又体现了盗墓行当用语的隐蔽性,因为蘑菇经常生长在阴暗潮湿不见光的地方,这些特点与冥器相似,故以“蘑菇”一词作为冥器的代称。
  而在北方,与“灰八爷”相对应的,对于冥器也有着一种叫法,就是“八爷货”,解释就是灰八爷挖出来的货,也就是冥器了,如果今后各位逛古董文玩店的时候,店家跟你讲“这东西是八爷货”,那大家就要注意了,说明这样东西就是盗墓从业者的赃物。
  除了冥器,我们在小说当中还经常看到“粽子”一词,这个词代指墓穴当中的尸体,也有管起尸叫粽子的情况。
  而管尸体叫粽子,是因为我国下葬讲究为死者传老人衣,从内衬到裤袜外套鞋子帽子,可以说是里三层外三层,把尸体裹得严严实实的,与粽子有些相似,所以会将墓穴当中的尸体叫做粽子。
  除了粽子,对于墓穴当中的尸体,还有另一种叫法,叫“咸鱼”,其实咸鱼与粽子是一种涵盖关系,粽子中包括咸鱼,也就是粽子咸鱼,咸鱼特指的就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因为对尸体进行的防腐处理其实和民间制作咸鱼的工序差不多,故以“咸鱼”来代指干尸。
  而我国古代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又以辽代居多,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咸鱼”也可以代指辽代古墓当中的尸体。
  盗墓行业作为一项见不得光的行业,活动当中出现黑吃黑的现象也在所难免,比如甲乙两队人合作翻膛,拿到宝贝后乙队用计将甲队留在墓穴或者杀害,这种行为就叫“活种”。
  其实“活种”指的是活埋,说全了就是“将人活活种进地里”,而在盗墓行当中,将人留在墓穴当中,或者将其埋在墓里,总之就是把这个人留在了墓里,无论以什么方式,都叫做“活种”,也叫“成地仙”。
  同样作为北方方言,所以“成地仙”的“仙”字后也会有个儿化音,读作“成地仙儿”,地仙指的就是土地爷,土地爷常居地下,所以说把人留在墓里,就是成了地仙。
  我们说盗贼也分江洋大盗和小偷小摸,盗墓也是,大墓有王侯将相,而平民百姓更多的就是小坟,坟虽小,但也少不了有点陪葬品,对于一些人,从这些小坟当中刨除的陪葬品,也能够维持他的日常开销。
  这类人久而久之在指尖会生起一层厚茧,指甲会显得特别秃,更有甚者,指尖的茧子会将只见包住,看起来就像是指甲长进了肉里,这种在民间就叫做“鬼啃手”,意味经常去刨小坟,手指是被鬼给啃成了这个样子。
  我们之前提到过,南北盗墓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手法习惯以及用语上,最大的区别还是要算体制上的不同了。
  由于笔者对南方盗墓体制知之甚少,我们就结合小说《盗墓笔记》当中的描写来讲,南方的盗墓团队更多的是由一个牵头人来做队长,带着自己手下的人去干活,出来东西之后大家分货品或者由牵头人来分钱,目的性很强。
  而北方的盗墓团队,是拥有一套完整的体制,或者说等级制度的,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权利,负责不同的事情,一趟活完成之后也是根据等级的不同来分东西。
  在小说当中我们会见到“夹”这个词,意思是组织者聚集一队土夫子进行活动,而在北方也有这样一个环节,叫“支锅”。
  “支锅”一词同样也是由动词+名词构成,字面意思是将一口锅支起来,而在盗墓行当中则代指组建团队,因为锅是人吃饭的依靠,所以将锅支起来,就以为这大家今后就是一口锅里混饭吃的队友,这一队人也可称作“一锅人”。
  这里的支锅与前者不同,可以理解为“支起锅的那个人”,是四个等级当中的最高等级,是一次活动的牵头人,也就是大老板,活动的资金投入,设备以及所需的人力工钱都有支锅承担,具有绝对话语权,一次活动中出土的冥器也都归支锅所有,在支锅决定好哪些要拿出买卖后,其他人可以进行选择购买。
  支锅是大老板,而仅次于支锅的等级便是“掌眼”,在一口锅里,掌眼的地位最高,相当于高级技术顾问,找墓穴、鉴冥器、破机关都要依靠掌眼,往往掌眼是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担任,多是风水师或者阴阳先生之类的。
  但由于风水和阴阳两个门类专研的方向不同,风水是看活人,而阴阳先生则是为死人服务,所以风水师盗墓定然不会像阴阳那样得心应手。
  因此。风水不看阴宅,阴阳不看阳宅,这是规矩,但如今为了挣钱,再加上百姓对此也知之甚少,不少风水先生破了规矩,去给人看阴宅,配阴婚,大体上不会有什么明显问题,但是在细节上则漏洞百出。
  同理还有找风水先生相面,找相师看阳宅看阴宅的,百姓知之甚少,经常将这几者混为一谈,而这些人为了挣钱将错就错,坏了规矩,去接一些自己根本就不会干的事情,可悲。
  继续说掌眼,在出土冥器后,冥器归支锅所有,在支锅决定哪些要拿出来卖之后,掌眼拥有优先选购权。
  而掌眼和支锅的关系则更像是雇佣关系,一次活动收一次钱,支锅不会定期给掌眼开工资,有些时候支锅和掌眼也可以由同一个人来担任,也就是说一个有丰富盗墓经验的人,自己出钱组建一个团队,自己带队盗墓。
  在我国山东以及河南地区,甚至出现了“墓师”这种职业,专门待人下墓盗宝,拿钱干事,不参与分赃。
  在支锅和掌眼之后,再有就是“腿子”了,腿子则相当于一个团队当中的监工,一般由支锅的亲信担任,支锅不在场的情况下,腿子可以顶替支锅的位置,拥有最高话语权。
  腿子与支锅的关系不像是掌眼,一趟活下来腿子拿的钱不入掌眼多,但是腿子属于掌眼手下养着的人,定期会有工资。
  在团队当中,最低的一个等级便是“下苦”了,下苦就是出力气的,多数都是支锅花钱雇来的民工,农民居多,没文化,社会地位低的那种,往往下苦就是按劳拿钱,不管这一锅是赔是赚,该拿多少就拿多少,多一分都不给。
  再往上一个档次的,就是多少会一些本事的,比如缩骨功,在狭小的空间中出入自如,或者会些功夫的那种,这种多家里世代盗墓做下苦,有一些家传的本事。
  最高一个层次的下苦就是掌握一些专业知识的,稍微有一些掌眼的本事,这种下苦往往还能拿钱多一些。
  但无论是哪个档次的下苦,下苦终究是下苦,在团队当中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对出手货品的购买权也排在最后面。
  人们总说江湖,而笔者所说的江湖并非金庸之刀光剑影,而是实实在在的江湖,过去人们走遍天南海北做买卖,挣钱养家糊口,途径江河湖海,这便是江湖人。
  江湖行当分作“四大门”和“八小门”,四大门是“风、麻、雁、雀”,都是集体行骗的骗术,不成则已,一旦出手,定是骗来大钱,而八小门分别是“金、皮、彩、挂、评、团(tuan,三声)、调(diao,四声)、柳”,其中包括打把势卖艺的,买大力丸的,买梳篦的,说相声评书的,唱大鼓的,跑马戏的等等行当。
  虽说不再江湖之中,但难免会与江湖有交际,要与江湖人交流,这里只谈盗墓行本行当的用语定是行不通的了,跟江湖人说话,就得调(diao,四声)侃儿说春点,久而久之,就连盗墓行当中也开始借用江湖春点来交流。
  什么叫做春点呢?简单来说就是江湖人之间说话聊天用到的语言,也可以说是“行话”,类似于黑话,也是一种江湖人能听懂而外行人听不懂的语言,前文提到过的“扯活”,便是春点之一,还有我们经常在一些影视作品当中听到的“条子”、“钩子”等也属于江湖春点。
  而盗墓笔记电影当中,吴三省说过的一句“合字上的朋友”,这其中就引用了江湖春点,在江湖上,做买卖的,或者称作“吃张口饭”的,江湖艺人们,都自称为“老合”,“合字”就是在表明自己也是江湖中人的身份,所以吴三省这句话,意思就是说“都是江湖上的朋友”。
  春点的语法句式和人们平时说话其实没有两样,都是词+词组成句子,每个词在春点当中都有相对应的替换词,把一句话中的每个词都换成春点,这便叫“团(tuan,三声)春”。
  那么春点有什么用呢,假设有这么一人,是游走乡间的卖药先生,被一家人请去看病,这刚进了院门还没进屋子,此时这病人家有一邻居恰巧也是老合,有心想要帮这卖药先生,便说“果食点攒(cuan,二声)儿吊的粘(nian,二声)啃(ken,轻声)”,这就是在提醒这个卖药先生,“果食点”是指已婚女子,“攒儿”是心口,“吊”是疼,“粘啃”就是病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妇人是心口疼”,卖药先生听了这话,心里就自然有了数了,这笔买卖也就做成了。
  而反映到盗墓行当当中呢,也有些名词会用春点代称,比如火折子之类用来照亮的东西,调侃儿叫“亮子”,刀叫“青子”等等。
  在江湖春点中,管大,叫“嗨(hai,一声)”,大官就叫“嗨翅子”,老虎叫“嗨嘴子”,龙叫“嗨条子”,大腕就叫“嗨腕儿”。
  管没有、不成叫“念”,“念啃”就是没吃、挨饿的意思,管钱叫“杵头”,所以没钱就叫“念杵头”。
  天叫“顶”,地叫“躺”,东南西北相对应的就是“倒(dao,三声)”、“阳”、“切”、“密”。
  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对应就是“溜”、“月”、“汪”、“栽”、“中”、“申”、“形”、“掌”、“爱”、“居”。
  那么本篇文章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忍着耐性看到现在,如果喜欢写的东西,欢迎收藏、大赏以及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同时有什么想对我说的或者想要交流的都可以在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还有千万不要忘记关注我的新浪微博:真·神奇花葛格。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