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3607
威望: 13618 点
铜币: 1190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3-23
0楼  发表于: 2024-03-23 23:31
 | 编辑

【大家·影评】《流浪地球》:仓促而忙乱的青春成长叙事

  一部有着“治愈”、“成长”等母题的影片,必然要在叙事的开端制造“裂痕”、伤痛或者误解,进而在叙事过程中慢慢地填补罅隙,消融隔阂,完成顿悟。这个弥合或者升华的过程,被好莱坞的编剧教练麦基称之为“弧光”,即一段有弧度的变化轨迹。
  《流浪地球》的开头,刘启是一个孤独、倨傲、莽撞、冲动的叛逆少年,影片放大了他与父亲刘培强之间的隔膜、疏离,甚至是仇恨。当刘启任性地带着妹妹韩朵朵逃出地下城之后,他被动地卷入了运送火石、拯救地球的恢宏之中,最后不仅成就了个人意义上的伟业,而且完成了对于父亲的理解与尊重,对于人生意义的重新认识。换言之,影片的“弧光”来自于刘启与父亲的和解,来自于刘启从莽撞自负到沉着冷静的成熟。
  影片的科幻外衣以及那些震撼的特效场面,其实类似于一场歌舞表演的璀璨烟火,它们可以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和感官刺激,但真正能抵达情感浸染和审美愉悦的部分,仍然来自于影片的情节主线和主要人物的内心嬗变。因此,要深入地探讨《流浪地球》的艺术得失,我们不必过多纠缠于影片在科学上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虽然这也是硬核科幻电影的基本要求),而是要关注影片在电影编剧意义上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
  刘启成年后甫一出场,就在做离家出走前的准备工作。这种出场方式并非不可以,前提是在后续情节中要补充相关信息,从而完物刻画并理顺人物的行动逻辑。遗憾的是,《流浪地球》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比较潦草。就画面有限的内容来看,观众至多知道刘启是个动手能力较强的人,但对于他的性格和内心状态一无所知。这就造成了观众的困惑:刘启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刘启离家出走后有什么目标或打算?刘启在懵懂的状态下为什么要带韩朵朵一起走?由于这些对于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极为重要的信息全部付之阙如,影片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被诸多“偶然”所裹挟,观众失去了清晰的情感追随动力和对核心悬念的关注。
  一段“弧光”的完成,需要有相应的契机或者说“刺激事件”,这些“刺激事件”的设置是对于编剧最大的考验与挑战,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一部影片在逻辑上的可行性和艺术上的高下。《流浪地球》中,刘启被动地加入王磊带队的救援部队之后,他也成为“拯救地球”的一员,影片由此建立了主情节。王磊率队赶往杭州时,随着火石被毁,情节有了第一次岔路。当刘启与王磊一行再次会合赶往苏拉威西时,主悬念有了第二次位移。当李一一改造的点火装置无法奏效时,情节核心转到了空间站的刘培强如何支援地球人的行动。
  正因为《流浪地球》在情节主线上不断进行调整与变迁,影响了主悬念的集中与强化,但无意中为刘启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与“刺激事件”。简单来说,刘启出走时眼中只有自己,姥爷的死亡让他开始理解亲情,王磊的救援团队让他开始理解责任以及使命,抵达苏拉威西之后刘启开始懂得承担与牺牲,并开始理解父亲。
  从刘启的角度来说,《流浪地球》是一则青春成长叙事。这个“成长”的背景异常奇谲与恢宏,被镶嵌在拯救地球的宏伟背景之中,人物历经的冒险与考验惊心动魄。这是影片最为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成就。但是,影片在人物刻画比较平面时就让人物匆匆出发,又在铺垫不足时让众多路人出场,造成了影片叙事根基不稳,情绪感染力不足的弊端。尤其是王磊的团队,有存在感的人物不多,观众对于他们基本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这就导致人物魅力和情绪感染力都受到削弱,几乎成为空洞的行动符号,部分人物对于情节发展的推动力也不明朗。此外,韩朵朵在影片中的功能也比较尴尬,与刘启的互动性比较少,对于情节发展以及主题表达的作用未能凸显(她最大的作用是最后那段煽情但逻辑牵强的演讲)。
  《流浪地球》上映以来,许多观众喜欢拿它与美国的科幻电影进行比较,指出《流浪地球》在科学素养、情节设置、场景呈现等方面的短板。其实,美国一流科幻电影的“标竿”意义并非仅指其特效的逼真、场景的宏伟、想象的奇谲,而是指其编剧意义上的“标准”以及哲学意义上反思,也就是符合经典意义上的编剧技法并能引发一定的回味、启迪或警示。尤其在“弧光”的设置上,美国的科幻电影已经深谙其中的套路:让两个彼此有隔阂的人在一场冒险或灾难中实现圆融,让一个有些懦弱自私的个体在一场奇异的经历之后实现成长,让一段平庸苍白的人生在险境的历练之后变得熠熠生辉……
  对比之下我们可以发现,《流浪地球》固然努力凸显中国元素、中国特色,甚至是中国的文化因子和思维方式,并努力用集体主义的胜利来替代个人英雄主义的豪迈,但影片有时却为了突出中国人作为救世主的形象而牺牲了更为合理的情节设置和更为感人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影片情节主线的飘忽和核心悬念的不断转换,经常性地打断观众的情感投射和认同,影响了观影的流畅性。甚至,影片在主题建构上缺乏形而上的野心,将人类命运的绝境归咎于太阳的氦闪,又将地球的获救归功于中国人的灵光一闪,这无助于人类对自我行为及命运的反省。
  长期以来,受制于中国实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相对落后的技术条件,中国的科幻电影乏善可陈,《流浪地球》的出现可以算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嘹亮号角,其世界观、科学原理、特效制作等方面可比肩于好莱坞的一流科幻电影,但是,影片胜在“形”却怠于“质”,在编剧方面的粗糙影响了其成为“神作”的潜力。
  龚金平,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理论与影视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影视教学团队首席教师,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长三角高校影视戏剧学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海派影视研究会秘书长,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理事,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类型电影、中外电影比较研究、公共影视教育,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四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三项,上海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重大科研项目二项,先后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9)、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复旦大学“香港人”奖教金(2011)。作为课程负责人,其开设的《影视剧艺术》先后立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建设课程(2011),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012),上海市精品课程(2014),先后在各级刊物发表电影研究论文50多篇,另有近20篇电影研究论文入选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在《中国电影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影评多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2007),出版独立撰写的教材两部:《光影之魅:电影鉴赏的方法与实践》(2016,复旦大学出版社)、《微电影编剧:观念与技法》(2017,复旦大学出版社),参编电影教材三部。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