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3-09-11 21:41

新媒体影评正在崛起 观公号影评舞剑期待精彩

  从社区论坛到微信公号,影评写作的形态和内涵正在改变。众声喧哗之中,公号影评自身的新锐性不断显现,但内容的泥沙俱下和价值取向的模糊不定,也在不同程度地消解着深度与价值。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各种影评新媒体、自媒体品牌的崛起,正在重新塑造着华语影评的面貌。
  作为一种新力量的公号影评是否形成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它们靠什么传播又靠什么生存下去?在今天的电影产业乃至电影文化中,它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次“谈艺录”邀请3位嘉宾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畅谈各自的思考。
  李星文:在博客和微博时代,影评大多沿用传统文体。公号影评则主要以短句、一句话段落、表情包、截图、动图为主要元素和工具来进行电影评论。这意味着,网络影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话语体系。极致化是公号影评的一大风格,将一个观点推向极致,爱之予之生,恨之予之死;再者是娱乐化,用表情包、截图等视觉符号以求瞬间引起喜感的效果。
  尹鸿:公号影评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回应及时,没有选题、编辑、加工的漫长过程;二是个人风格化明显,它们是个体性的,不是机构的、组织性的,因此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加进比较多的价值判断;三是其影响力并不仅仅由订阅者带来,订阅者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会在朋友圈、微信群里一而再地多次传播,这是公号评论与传统评论特别不同的地方。为了适应这种网状传播的特点,它们会更加强调穿透力,越犀利越容易穿透,越容易形成点对多点、多点再对更多点的传播。微信公号有天然的极致化的传播特性,长处是观点鲜明,短处是它容易导致极端性。
  沙丹:人格化也是微信公号的一个特点。写作者要善于抓热点,并以符合个人特点和身份的方式进行引导,提倡与观众的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公号影评从过去那种“我写你看”写作者比较强势的方式,转变为受众主动、写作者被动的方式。为了点击率,有时不得不跟在公众后面,根据他们的口味,判断他们的一些想法去写作。这是跟传统影评很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一把双刃剑。
  沙丹:我自己反省过,这种影响的确非常大。你希望文章能有更多人去点击去阅读,就得做标题党、抓热点,做技术性的写作处理。当然,过程中可以把一些专业内容融进去,你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受众的跟随是同时进行的。这是一个既主动又被动的过程。
  李星文: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并不太大。我的写作还是属于传统影评的范畴,虽然不像学院派动用理论工具、引经据典地论述,但还是很少用截图和表情包这样比较流行的方式。我们的汉语博大精深,足以传达各种丰富细腻的感受,截图和表情包初看很新鲜,跟千变万化的汉语表达相比就非常单调。
  尹鸿:就单独一篇影评而言,遣词造句、修辞方法多少会对客观性有些影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过去我们的媒介是单一的,现在是多样化的,不同风格的观点和表达并行于网络,这些差异性构成了相对的平衡与客观。
  比如,对于最近几部电影的评价,有的是比较极致地看到缺点,有的看到长处,这些观点在影评的场里形成竞争关系,接受者会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去判断这些信息的价值。只要不是故意地在事实上进行误导,我认为是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场。
  沙丹:某种角度上,公众的想法并不会影响我对电影的判断。观点和立场是一篇影评里最重要的东西。一篇影评的点击量看标题党,转发量看有没有“料”,有没有互动看写作者的人格化表达。写作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写作立场和真正的“料”这一块。
  李星文:现在有一种流行说法叫“魅力人格体”。主持公号的人以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性,大家阅读时如同在与一个人做交流。但也出现了一种的倾向,比如一个公号发了三篇关于电影《绝地逃亡》的评论,主要观点却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这种前倨后恭、频繁拉抽屉的状况出现很多次,会造成订阅者在接受上的混乱。
  主持人:随着中国电影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影评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如公号这样的新媒体影评,如何在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中发挥自己的独立价值?
  尹鸿:影评是一个代表专业工作者和大众接受者的中介,它对生产创作有直接的提示作用和借鉴作用;同时,它又引导消费者去判断值得观看和消费的价值,对市场有一定的引导功能。而后面一点,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做到。
  沙丹:电影是很专业的,即便是商业类型片,也有自己独特的、需要向观众普及的文化背景。而相对比较难理解的电影,比如《路边野餐》《皮绳上的魂》,有时需要观众读一读影评再去观看,效果会更好。我们的电影观众良莠不齐,影评能起到引导观众提升审美能力、增加电影知识的功能。
  半个世纪前,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与宝琳·凯尔多番论辩,影响了美国人对电影的认识。今天也有以戴锦华为代表的精英化影评,在做知识分子的思想生产。他们站在学院派的立场中,但声音穿透了学院派的小圈子,达到了大众的域中,这是知识分子独立影评写作的模式,最终也是关乎产业发展的。
  我同时做一些策展工作,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当下,影评人理应与中国年轻导演共同成长,为年轻导演保驾护航,为中国电影鼓与呼,通过影评发挥对电影产业、电影创作的积极作用。
  沙丹:新媒体从1.0时代的文图,向2.0时代的语音视频转换,下一步很可能变成视觉性影评方式。未来,电影《楚门的世界》里那种直播和影评结合的方式,很有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
  在“豆瓣写作”的时代,写作者的人格和文字可以是分离的,但在网络直播的时代,写作者将与观众坦诚相见。互联网时代,不仅考验影评人的写作方式,更要你把自己赤裸裸地展示给观众。未来,将是一个网红影评的传播方式。
  李星文:我基本同意沙丹的预测。但我始终相信,另外一些精确地掌握了汉语又具有电影修养的人,他们的文章仍会有人读。如果一定要比耐久力和经典性的话,我相信文字的力量。
  尹鸿:新媒体影视评论,总体来讲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这里面会有一个动态调整、大浪淘沙的过程,专业性、客观性不佳者一定会被时间淘汰。而另一些为了点击率而过度娱乐化的评论,可能会有公众的认可,但需要我们加以警惕、有所鉴别。
  我对未来比较乐观。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进入到网络批评中来,他们有专业基础、鲜明的观点,又能保持一种价值观的平衡。互联网永远会对穿透力、极致性有追求,但那些优秀的评论者、优质的品牌,会在大浪淘沙中涌现出来。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