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3-08-31 01:47

艺考影评怎么写?(简略版)

  今天简单的谈谈影评的事情,虽然柏老师一直强调影评真的是相对好突击也好拿分的项目,但是大家感觉对此十分紧张。
  因为影评整体的教学攻略,柏老师已经写到自己的教材书里了,就不在此全部放送,就截取某些比较重要的要点大概的讲解一下需要注意的误区和得分的要点。
  好的影评个人认为包括:清晰的逻辑结构、优美切实的文笔、深刻准确的观点、适当的学术发散和工整干净的卷面。
  柏老师在很多的问答里都说到这个问题,在最近的一个回答里也有孩子提问是否需要按照老师给的模板写影评。
  的确很多艺考班,会给学生们一些影评模板,让孩子们照着这个写,如果没按照这个模板写就觉得影评不过关。我觉得所谓的“模板”的意思,一种是给一个思路,就是我按照这个思路去写和安排文章的机构,是工整且保险的;还有一种就是有点像考研的时候淘宝上常卖的英语作文模板一样,到时候直接替换就行了。
  个人建议肯定是思路式的模板比较好,因为影评还不像英语作文,换个词就行,影评的写作根据影片内容可以千变万化,其灵活程度远超英语作文,所以一板一眼的套模板肯定是不好的。
  当然很多孩子虽然不写小标题,但是每个段落有明确的论点也是很好的,只不过写个小标题会让老师看起来更明确一点。也会让老师感觉你整个结构分明,在快速的阅卷中,会更容易让老师看到你的要点和思路。
  然后在某些影评书上,会有人建议说在副标题后面加上“——浅析《XX》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这一类的副标题,然后后面一大段都围绕这个副标题的内容来写。个人觉得直接写“——浅析《XX》”的就可以了,这样后面你可以分析的点比较多,层次也会更丰富一点。
  分段小标题其实就是你的段落要点,一般一个段落其实就是一个论点,这个论点指的是:根据某个技巧要素去分析影评内涵。
  “审美基调:暖色调下环绕的静默/审美银屏:用细节诠释流逝的时光/审美情结:镜头构造创伤后的共同体”
  虽然整篇影评下来还是有很多问题,但是从几个简单的小标题,你就大概能知道它在每个段落大概要写啥了。
  开头基本上做一个简单的优美的开头,然后加上一句话影片概述即可,中间三到四段分段结合视听语言谈一下影片的技巧问题,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深刻讲主题。
  其实在快速阅卷中,文笔好非常之唬人的。很多你看不懂的电影,你大概用优美的文笔非常玄而又玄的写出来就会有种“哇塞”感觉很深刻的样子——但是前提是你文笔足够好,且,这个只能作为文章中一小点而已。
  除了普通的写作练习之外,还要就是多摘抄好的句子,看好的论文。最根本上,是要看懂这个电影到底要讲什么。
  在高校考试里,文笔好也是掩盖不了你看不懂电影的硬伤,老师扫一眼下来,会给及格分,但是绝不会给你高分,因为你看不懂。
  【影片的整体色调偏灰绿色,在展现山西大好河山的时候亮光居多,这在贾樟柯的其余电影里都不难找到,而为了表现出江湖的硬气,影片中有很多暗色调的镜头,类似黑帮团伙的阴沉色调着实让人感到新鲜,二哥去世时所有人身着黑衣脸戴墨镜的画面尤其突出。江湖打打杀杀在所难免,而影片中唯一的血腥画面却成了巧巧和斌哥命运的转折点。红色代表了血腥暴力,被围堵追杀时人的手臂,车窗,脸,车标都充满了鲜血,给人视觉上冲击,在一番打斗和两声枪响之后,镜头给了流血的车标一个特写,预示着斌哥以后的人生也如同他的车标一样永远的有了难以抹去的伤口。】——要点有些堆叠,没有一个引领的句子,稍显松散。
  贾樟柯的江湖无疑是带着烟火气而又冷漠的。暗绿的麻将馆,破旧的小镇,甚至是带着点复古的舞厅,以及那场有些黑色幽默的葬礼。与港片的真刀相反,这里的黑帮带着浓重乡土气,关二爷的特写,那场日落时分和逆向而行的工人运动,甚至是最后在招待所那场群众冷漠围观的暴力场面,所有的暴力都和这个萧条的小镇融为一体,反而平生出一份苍凉和冷峻。举例+这里可以谈单独那个暴力场面,重点可以和前面呼应,最后巧巧放枪下车一个长镜头,也可以谈周围人反应的剪切,都可以
  【长镜头拍摄在影片中多次被使用,描绘出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环境,其实这样的社会就已经是一个江湖。第一个镜头是在公交车上的一个长镜头,拿着模特版的售票员,天真可爱的孩子,背着包的男人等等,21世纪初期的山西大同,公交车上朴实的人群,看似没有多大意义的镜头,却交代了一个小型江湖,介绍了社会大环境。除此之外,巧巧出场的镜头也是一个长镜头,从人多嘈杂的戏台到烟雾缭绕的麻将室,从巧巧的背影到她与斌哥坐在一起,通过一个镜头,将影片中真正所谓的江湖环境展现了出来。】———谈长镜头的运用和气质没有到点上,为什么要长镜头?为什么要用这么漫长的时间去勾勒一个粗糙的黑帮环境?
  其实并未改多少,而是如何用更精炼的语言将要点都写出来,让老师明确的感受到你看到了视听上的要点和这个片子所带来的气质情绪。所以文笔这个东西说起来是文笔,更重要的是文笔背后所传达的你对片子的理解。
  很多忌讳就不谈了,比如复述情节啊、在影评里谈“我”啊,这些都是基础问题,一定要从一开始就纠正。
  积累是指的生活积累和电影积累。当你看了足够多的片子(起码对于你目前的应试来说),你就大概能明白,一个电影的要点在哪里,一个电影的特殊点在哪里,或者是相同题材的电影如何有不同的处理手法,不同的处理手法带来的效果有什么样不同的效果,这些经过系统的观影训练和一定的电影积累都是可以做到的,
  感受力 ,对人物情感的认知和挖掘,对一些复杂主题的体会和解析,有些本身对于这方面就很敏感的孩子很快能够找到要点下手,有些孩子在这一点上需要一些时间。
  比如之前给孩子看《通天塔》,孩子最后写出的影评,认为这个片子是在讲美国需要控枪,日本家庭教育有问题……
  像这种完全感受不到片子主题的,可能需要再大量的做一定积累和训练,起码能看到最表层的主题就行,不然这种完全偏题的就根本拿不到分。
  所以该看还是看,看电影不光是为了知道剧情,还有视听技法上的解析和积累,一定要带着有体系的系统化的视听思维去看。
  【本片的构图极为雅致美观。在派虔诚地做礼拜时,采用非常规整的对称构图。烘托出宗教的神秘感和仪式感。同时,本片运用大量的对角线构图,给以观众自然的美感。尤其是在遭遇暴风雨后的第二天,运用上帝视角俯视木筏和小船,映照着云卷云舒,渲染了静谧与祥和的气氛,兽性得以隐藏,人性得以舒展,减缓了猛烈的叙事节奏。暖色调的使用也是本片一大亮点。暴风雨离去,久违的夕阳恰好增添了温暖的气息。派归于平静,善良的人性回归本体,此时画面的暖色调起到了正衬作用。同样,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大量运用暖色调,也是描写善良的人性给以视觉上的辅助。】——《少年派奇幻漂流》
  在这段里,点出了构图、暖色调两个要点,但是前后断裂,就基本把词放进去了,但是没有准确的分析。没有确切的写清楚这个视听语言的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个是视听语言和她的分析是脱节的。整个片子的色调其实不单单只有暖色亮眼这么简单,虽然这个点是偏颇的。然后所谓的对角线构图也不是从一而终的一个贯穿全篇的总体视听设计,所以单独拎出来讲就非常没有说服力。而且最后这个电影的对比分析也颇为仓促粗糙,根本就没有达到分析的效果。
  我们分析视听语言,一定要分析最关键的!贯穿全篇的设计要点!可以分析特殊构图或者某个特殊的设计,但是一定要点出来最大篇幅的设计要点
  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平时的分析可以写出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适当的学术发散,就可以上升谈到女性主义,谈女性的宿命,谈女性背后的男性虚影;或者也可以谈后殖义,谈到活在西方他者眼光里的东方美学创作等等。
  学术发散一般用于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谈到一个影片传达出来的主题之后,自己可以用一个更高维度的学术思维去分析,去理解。
  所谓的学术发散,其实是一个方,它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和我们普通看电影视角不一样的眼光。我们在艺考当中可以运用很多方法去分析,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方、电影本体论、尼采等等,可以在最后起到一个高度升华的作用。
  而这些学术的东西的具体了解,同学们可以去网上找找看这些学说的中心论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要主要套用的方向。
  因为老师改卷速度快,对待太过不整齐的卷面,是没有太多耐心的。部分是扫描改卷,部分是手改,你的卷面都会影响到老师对你的印象。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