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3-23 15:28

推动新时代影视评论创新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电(记者 陆航)电影作为一项开创性的发明,革新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藩篱,把新的可能性带入我们的视野。从简单的奇幻展示,到使人沉浸画面中的现代3D,电影给观众带来了超过一个世纪的欢乐,也提供了无数的方式去审视世界。12月26日,主题为“新时代影视评论的新形态、新趋势、新思考”的第二届中国影视评论高峰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线上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时代电影评析”“新时代电视剧论析”“新时代影视创作及评论本体探析”“新时代网剧、动画电影及其他”等议题,探讨如何将新时代的立场观点和影视评论新趋势相结合,推动影视评论创新发展。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邀请了一些社会名流,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他们制作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几部无声短片,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确认为电影诞生之日。从此,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间,从短片到长片,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固定镜头单一的技术模式到现在各种眼花缭乱的电影拍摄方式,从2D到3D,从纪录片到多元化的电影类型层出不穷,而电影评论从艺术性、观赏性、技术性、社会性及等方面对一部电影进行评价和批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电视的发明,从戏剧评论发展而来的影视评论突破专业报刊的局限,逐渐出现在日报、周报以及电台和电视上,最终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上也可以看到影视评论的身影。
  “话语体系建设是电影理论批评体系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程。我们既要从当前中国电影600977)的丰富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又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理论养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话语体系,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形成建立在当下中国电影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话语体系、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建构符合中国电影现实情境的、具有中国特色、系统性的电影评论体系,需要坚持电影评论的严肃性、权威性、专业性、对创作的引导性以及对电影文化的普及与宣传。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需要电影评价、评估体制的引导和矫正,要积极发挥专业性电影评论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积极与各类媒体平台尤其是互联网平台合作,借助其大数据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严肃的权威的专业性的评论,形成电影理论、电影评论与科技的互相“赋能”。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批评导向,从中国电影发展的理论资源中借鉴经验,充分开掘电影前辈们丰富的理论资源,才能打造融通中外的电影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其完成我们对于电影实践的认识,形成有效的互动,为中国电影实践的创新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国电影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也推动中国电影理论批评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高质量影视评论应在立论、表述等方面以更高质量的文字和评述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要很好地传承前辈优秀影视评论传统,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用现时代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表述内容来呈现影视评论的新景观。我们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加强中西交汇,锤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校长胡智锋认为,优秀的影视评论应该具备三个属性:人文性、专业性和社会性。人文性指以人为本,应充分考虑影视行业管理者、从业者与普通观众的诉求,以更富有温度与建设性的评论奉献给大众,展现评论者的温情姿态。专业性指影视评论者在熟悉把握电影艺术规律与评论理念的基础上,拒绝市场盲从与资本追捧,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发出专业影视评论声音。社会性是指影视评论的大众性与普及性,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地挖掘影视作品本身的美学理念与艺术表达。胡智锋表示,唯有牢牢把握影视评论的三把标尺,引领影视评论朝着更加健康与繁荣的方向前进,才能更好地引领影视艺术创作。
  当今时代传统纸媒与网络新媒体的并存,既影响到了专业影视群体,也影响到了业余爱好者,影响范围逐步扩大。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兼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曹峻冰认为,融媒时代语境日益宽泛,传播路径日益多样,传播速度加快,长评与短评共存,影评热潮以新形态回归,具有思想感召力又有视觉冲击力,但存在内容上日趋感性化、自我化(以自我喜好为标准)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影视评论的思想引领性,坚守文艺创作为人民的立场,不能错置语境。影评人要结合时代语境,要有站位意识,应为建设影视强国与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中国优质动画电影渐成规模,口碑发酵铸就“国漫崛起”的希望。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学系主任刘强认为,这些作品是民族性、现代性与当代电影工业美学融合的成功之作,包含传统精神、古典美学、现代关怀、消费意识,同时在文本故事层面、技术工业层面和电影的运作、管理、生产机制等三个层面践行电影工业美学精神,为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与未来国产动画的发展提供了镜鉴。
  从跨媒体叙事到超媒体叙事,人工智能和虚拟影像,叠加元宇宙概念和由其引发的资本骚动,正深刻重塑视听艺术的美学格局和产业形态。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系主任杨状振副教授认为,在人工智能催化下,虚拟偶像嵌入重返影视叙事结构是一种必然的创作趋势,这种情况如果成为常态――作为青年文化现象,以虚拟偶像为轴心构建影视叙事情节是大概率事件,新叙事形态如何解决“技术中立”下潜藏的叙事伦理问题,以及由“娱乐化”向“场景化”叙事铺展中出现的“破圈”传播危机,都需要细辨和审慎处理。
  “我们要坚持影视评论与影视创作共生;要从中国立场与新时代语境出发,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做更高的自体反思,内生型的建构;要保持自己的品性和个性,积极释放现实阐释力,积极与时代互动,真正和新时代以来的观念变革相携而行,进而获得更大的历史纵深与普遍性的视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丁亚平从新主体与影视评论的流变、媒介之变和我们身处的时代、众声喧哗的“新影评”及其治理等三个方面阐述媒介之变与影视评论的发展。丁亚平以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为例,展示了新技术带给大众的深刻变革与全新可能性。丁亚平认为,自媒体影评的出现加深了影评主体的多元性与自发性,使网络中崛起的意见领袖的权威性被进一步瓦解。“新影评”逐渐成为电影评论领域的新风景,它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凸显了电影评论的多元性与互动性;但是“人人都是影评人”背后凸显了电影评论标准的缺失,唯有进行治理意义的调整与专业领域的调适,在理性的空间内讨论与对话,电影评论的场域才会真正实现延伸,实现良性的评论生态。
  “中国电影评论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从过去传统纸质媒体转换到与互联网时代相结合的电影评论阶段,我们要注重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坚持正确的方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美好,揭露丑恶,鼓舞人民积极向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二级教授周星关注影视评论的价值观和人民性。他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视评论必须牢牢把控价值引领的要害和内涵。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专委会秘书长戴清研究面向重大历史题材剧与重大现实题材剧,从创作美学层面切入思考。她认为近年来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在国家、地方、行业与个人需要之间形成了同频共振,书写了有分量的中国故事,成为表现中国精神、传达中国声音最有力的艺术载体。
  历史题材电视剧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宏大叙事和微观呈现相结合的当代表征,在壮美的诗性叙事中再现了历史和前辈的辉煌成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罗良清认为,《觉醒年代》充分重视不同媒介形式的艺术魅力,以戏中戏的并置叙事凸显矛盾冲突,以演说代叙述实现意识形态表达的审美化,在民间艺术再现中重构历史记忆、增强年代感,以厚重庄严的版画艺术奠定影像的基调等,在跨媒介的历史叙事中再现了中国党百年辉煌历程,深化了影像叙事的表达功能和审美张力,建构出宏大历史题材的诗性风格。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吉平从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策略等方面对中国电影中的献礼片进行回溯总结。他认为,《我和我的祖国》最特殊的形式,即采用板块式的叙事方式将7个独立的故事进行串联,每个故事有着重突出的主题意蕴,独立存在的各单元故事通过影片整体的内核主旨联系起来,并以此作为主旋律影片的价值输出,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扶贫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对象性及个性化的表达呈现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探讨时代话语与现实命题。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左亚男同研究生李明达分析了2020年的扶贫电影在人物塑造层面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这些电影以相通的扶贫经验、同感共情的社会关切、现实主义的精神立场,呈现出聚合性的相似性,即以类型为“器”对命题范式的拓展及突破,以及凭借主体之“道”彰显中国扶贫电影精神向度。西北大学文学院赵涛副教授从电影《柳青》的创作背景出发,探讨其作为艺术与媒介“事件”的可能性思考。电影《柳青》的价值不仅在于重新唤醒和开启了人民对土地的深情和回望,还在于以影像化的方式重塑了西部农村在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性改造中的“性”意义。
  电视节目通过场域的再造,元素重组与符码转型,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具有重要作用。以视听新修辞与观众建立共生关系,通过构成元素重组凸显视听意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顾亚奇教授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为分析案例,论证了现代媒介重塑中国文化符号的功能。该节目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视为符码,以传统节日为介质,综艺晚会为载体,三者在具体语境中形成了共生关系,推进了传统文化的演绎与重塑,在时空交汇中跨媒介讲述中国故事。暨南大学娱乐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晏青认为,全球化中的传媒艺术作品在各国、区域间频繁流转,在与地方文化碰撞中的意义生产问题不可忽视,目前研究多聚焦在文化认同、种族认同、民族认同等宏观层面,个体微观层面的考察不够。西北大学党委赵作纽提出,通过不断地探索中国电影美学和影视评论的新范式,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反映时代面貌,体现影视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有利于推动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变。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高校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影视研究院院长张阿利介绍,中国高校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下设的二级分会,成立于2020年10月25日。作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评论方面的专业学术团体,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专业影视批评和研究。本届年会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西北大学、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西部影视研究院、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电影研究基地承办。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