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11-15 20:08

李星文:新媒体影视评论的基本面和六悖论

  2021年10月10日至15日,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简称“新三渝”)在重庆奉节举办。10月12日上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委员,新媒体“影视独舌”“影艺独舌”创办人李星文以《新文艺群体与新媒体舞台》为题,为来自全国各地文艺评论新媒体领域的60名学员,开展了一场专题讲座。
  李星文曾任《北京青年报》评论员,从事影评、社评写作,主要著作有《剧透:国剧片场秘事》《戏精——当代观剧指南》《黄金档:温暖中国人心灵的40部电视剧》《我的影评不撒谎》等。他在授课中阐释了新媒体影视评论的基本特征,剖析了当下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的局面,提出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关注艺术创作、坚守行业本位、引领评论风尚。
  2014年10月15日,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李星文谈到新文艺群体与传统文艺群体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文艺群体不依赖财政拨款,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活跃在广袤的社会空间中,以自身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文艺群体既可以是创作者,也可以是评论者;既可以是影视、音乐、文创、非遗传承等领域的从业者,也可以活跃在文艺沙龙、读书会、国学班、书画院等线下活动和银幕、荧屏、社交媒体等线上场所中。他认为,新媒体是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的舞台,文艺评论是其劳动工具,也是其劳动成果。
  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三审三校的严格流程及版面容量,限制了影视评论发布的数量、字数、尺度和专业性,决定了传统媒体影评偏温和的文风。微信公众号催生了数字内容创作的热潮,成为影视评论写作和发布的重要平台,公众号的普及改变了影视评论的面貌。
  公号影视评论精确对接受众,促成了影视评论的繁荣。公号影评既不同于象牙塔里的学术评论,也不同于传统的媒体评论,具备新的文风和特性。它的基本面貌是犀利、鲜明的,篇幅较短,行文的抒情性和煽动性大为增加,说理的严谨性有所下降;强调图文并茂,动图、截图、表情包较多地在文章的论述中运用;倾向于复述剧情,夹叙夹议,经常性地借题发挥。
  从纸媒时代到新媒体时代,从新浪博客到微信公号,每次传播介质的改变,都会带来表达的解放。介质迭代之后,也会泥沙俱下,出现病状。随着“饭圈”文化的侵袭和粉丝文化的介入,网络评论黑白难辨甚至戾气十足。李星文归纳了环境中的六个悖论,他认为做一个合格的新媒体影评人,必须找准方向,积极应对。
  一是无法统一的评判尺度。传统影视评判尺度是归一的,作品艺术质量与影响力是一致的。随着网络影视创作的兴起,评判标准变得莫衷一是。目前影视评论存在两套评判尺度。一套是纯数据化评判尺度。电视剧收视率、网剧播放量及各种热搜指数数据优良,就可以成为爆款。
  为了追求爆款、获取商业利益,注水与造假导致纯数据化评判失实失真;另一套是专业评判尺度,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标准尺度。如果用这把尺子去衡量作品,会发现好作品的总量减少。更关键的是,品质之作和爆款之作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少。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应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运用相应的评判标准。
  二是过于强烈的“尊经”色彩,即过于“尊重经书”。提倡传统文化,被部分人演变成了无原则的“尊经”。将影视改编等同于照本宣科,不符合教科书不行,不符合大众印象不行,不符合经典名著也不行。创作的发挥空间被逐步蚕食,创作者动辄得咎。“尊经”是好事,但过于“尊经”就成了教条主义,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评论者要意识到,虚构和改编是影视创作天然的权利,以“尊经”之名取消这种权利,是文艺的。
  三是党同伐异的“饭圈”文化。“饭圈”文化是对正常文艺评论的严重干扰,应避免饭圈习气的泛化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饭圈心理掺杂着对强者的慕强心理与对弱者的操控心理。中央网信办“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之后,“饭圈”文化有所收敛,但造成的消极影响不会一夜消失。文艺评论与“饭圈”文化的斗争是长期艰苦的较量,整饬“饭圈”文化应深入研究与不断输出,通过新媒体评论引导审美走向正常。
  四是无处不在的阶层撕裂。文艺欣赏本来是一种精神生活,但在“饭圈”文化和自媒体挑唆下,“扣帽子”式的文艺评论“火药味”十足,动辄以阶层差别与资本无良挑起论战,实现自我情绪的宣泄。就作品说作品,有宽频的视野,有包容的态度,站在正确的立场以正确的姿态评价作品,才是评论应有的态度。
  五是走向极端的媒体话术。在大众向影视媒体眼中,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评价往往走向极端,不是最好,就是最差,没有中间地带。作品极端化的描述不符合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常态。“自媒体上的干货越来越少,火气越来越大,采访越来越少,口气越来越凶,食材越来越少,佐料越来越重。见识越来越少,话术越来越猛。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重,味蕾越来越麻木”。走极端观者如潮,不走极端应者寥寥。自媒体从满足需求到制造需求,读者从跟随媒体到塑造媒体,自媒体运营者和受众共同造就了这样的局面。
  六是“醉眼朦胧”的网络评分。网络评分作为大众影视评判体系中侧重受众数据的指标,逐渐由文艺清流走向鱼龙混杂,由自娱自乐走向多空交锋。粉丝大军与商业水军的介入,打榜、评分、反黑、控评等行为严重侵蚀了网络评判体系。网络评分是网络舆情的反映,标志着作品在一定范围内的接受程度,并不能作为判定质量与品质的终极标准。新媒体评论不应唯评分马首是瞻,而应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专业评判,树立评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新媒体影评应有正确的价值主张和专业的衡量标准,发挥网络文艺生态建设作用。在互联网语境下,极端话术与商业结合,不了解生产、创作的实际情况,不在意专业标准,导致了严重的评论偏差。新媒体评论应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褒优贬劣的鲜明立场,营造良好的文艺评论氛围。
  一是要关注现实主义创作。目前的影视或文学创作,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现实主义衰落阶段,产出比例与创作水准均有所下降,直到现在也未能完全恢复。资本引导、题材壁垒及部分文艺创作者求快求利的不良习气,造成了现有题材的分布不均。近年来,经过管理部门调整和市场调节,现实主义创作已经开始回暖。新媒体文艺评论工作者应用发展的眼光关注现实主义作品,以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做有价值的思想分享。
  二是要坚持艺术与历史的评判标准。影视创作的一个天然基本权利就是虚构,文艺评论者应意识到艺术表述和真正的史实之问存在区别,尊重影视创作的艺术规律。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尤其是历史正剧的创作,不能完全颠覆历史事实和历史框架,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三是要引领批评风尚。文艺评论应客观理性、实事求是,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有些大众向影评号倾向于挑动大众的情绪,某些泛文娱号倾向于包装概念,打造高大上的幻影。挑动情绪、消费情绪,必然背离客观事实,失去评论者的基本立场。对这些现象、,文艺评论工作者应敢于表明态度,激浊扬清,引领风尚。
  李星文结合自身20年文艺评论工作和“影视独舌”“影艺独舌”公号创办运营经验,从实践到理论,为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班学员解疑释惑。他解析“国剧60讲”等栏目策划、《觉醒年代》《北平无战事》《大明王朝1566》《琅琊榜》剧评及10万+评论文章。现场交流气氛热烈,讨论一直延伸到课下。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