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9-21 04:25

影评人谈中国电影:看烂片吐槽成新娱乐方式

  谈论中国电影时,永远无法只谈电影本身。2013年12月8日,中国电影年票房正式突破200亿大关,从100亿到200亿,仅仅用了3年时间。“2013广电蓝皮书”中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紧随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于是,合拍片继续升温,好莱坞进口片纷纷来华宣传。一批电影企业老板跻身富豪,公司并购成为潮流,电影公司正朝文化集团发展……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大发展时代。
  与市场的繁荣相比,中国电影的内容生产仍然落后一大截,但是去年也同样看到了希望。新导演大量涌现,去年票房最高的六位导演中,新导演占据一半,都市题材、反映青年人生活的中小影片成为社会话题,银幕上洋溢着一片青春气息。这些都标志着电影人正在加速更新换代。2013年上半年,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一举超越了进口影片,证明了国产电影的内需仍然旺盛。
  2012年2月份,好莱坞电影配额增至34部,5位青年导演的电影“集团作战”迎战《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几乎全军覆没。短短一年之后,国产电影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上半年票房过亿的28 部影片中,国产影片占据了其中的16 席。《西游:降魔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和《中国合伙人》等片均超过5亿元票房。而去年唯一过5亿元的好莱坞是《钢铁侠3》,就连它也是中美合拍片,且接近7.5亿的票房远低于国产片票房冠军《西游:降魔篇》的12.3亿。
  一月,《一代宗师》PK《007:大破天幕危机》;二月,《西游:降魔篇》对抗《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三月,《厨子·戏子·痞子》遭遇《魔境仙踪》;四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对阵《疯狂原始人》;五月是《中国合伙人》与《星际迷航:暗黑》,六月是《小时代》与《超人:钢铁之躯》……每一个月,国产电影的市场表现都没输给好莱坞。
  这样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这些国产电影主创多为新生代生力军(即使是周星驰和徐克这样的资深导演,也都选择年轻演员、青年创作者合作),他们找到了与目前二三十岁的主流电影观众的对话方式;另一方面,好莱坞进口多是视效动作片,看了十几年,观众也会审美疲劳,同时高速拓展的二三线电影市场带来了一大批国产片的观众。另外,国家政策对于影院排映国产片的大力支持,也为国产片的高票房助了一臂之力。
  但是从暑期档开始,《环太平洋》、《雷神2》、《地心引力》等再次横扫千军。这说明,优秀的国产影片还是太少。
  另一方面,好莱坞进口影片增多之后,《悲惨世界》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富有人文精神的非视效也进入中国市场,虽然票房不算高,但对于培育观众的审美品位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去年是中国电影的“小年”。“小”不是指票房产出,而是指电影的投资额和电影本身的格局。除了《西游:降魔篇》、《一代宗师》、《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以及遭遇观众口诛笔伐的《富春山居图》,再没有别的国产。甚至连成龙主演的《故事2013》也跟传统有明显区别,动作场面大幅减少,且将主要场景转移到室内。大导演的缺席也给了中小影片发挥的机会。去年上半年面世的中等成本商业制作纷纷“小兵立大功”,创下票房奇迹,投资回报率令黯然失色。《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中国合伙人》《小时代》(1,2)都超过5亿。《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投资宣发成本高达1.5亿,最终票房成绩接近6亿,没能超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这批中等成本影片没有宏大场面和明星阵容,但胜在类型鲜明,描摹当下社会,贴近年轻观众。从这几部电影中,可以提炼出如下关键词:青春,喜剧,,爱情,都市。“喜剧+爱情”就是《北京遇上西雅图》,“青春+都市”就是《小时代》,“+青春+爱情”就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市+喜剧”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虽然在前年底上映,却是这股风潮的引领者。如果再往前追溯,2011年的“爱情+喜剧”《失恋33天》才是首开先河的作品。该片导演滕华涛去年年底又带来一部“治愈系小清新”都市轻喜剧《等风来》,继续描摹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虽然有用力过猛的倾向,但作为一部言之有物的诚意之作,仍然值得尊敬。此外,还有《101次求婚》、《分手合约》、《一夜惊喜》、《被偷走的那五年》和《非常幸运》等都市爱情片大行其道。类型的国产影片,犯罪悬疑片《全民目击》、西部犯罪片《无人区》在类型商业片的创作上也有突破,《厨子·戏子·痞子》、《不二神探》等动作喜剧也受到市场青睐。
  而我们远不能就此说,中小影片的时代已经来临。还有更多同类影片默默无闻地面世,不声不响地消失。相当一部分(尤其是小公司投资制作的)中小影片在投资、创作乃至行销上仍然不无盲目。即使这些斩获高票房的影片,创作本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应该有一大批中型商业片作为中流砥柱。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中小影片的创作必将逐渐走向成熟。
  近几年入市的中小影片,包括大获成功的作品,背后的主创绝大多数都是新生力量,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导演都是“跨界”。他们多数并非科班导演出身,却都有工种/行业的资深背景。徐峥(《人再囧途之泰囧》)、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是影视演员,薛晓路(《北京遇上西雅图》)、非行(《全民目击》)、袁锦麟(《风暴》)是资深编剧,孙渤涵(《一座城池》)是话剧演员,而郭敬明(《小时代》)则是畅销小说作家及出版集团董事长。
  非科班出身的新导演在视听语言上普遍缺乏娴熟的技巧,但优势是没有经验束缚,能够以长补短。薛晓路是关注社会议题的编剧,她早期的电视剧作品《不要和陌生人说线年的导演作《海洋天堂》都对社会敏感问题不无针砭,富于社会性和人文精神。《北京遇上西雅图》将“赴美产子”、“富豪包养小三”等热点话题以爱情喜剧的类型进行包装,绵里藏针,上映后果然引爆了大量话题。赵薇的《致青春》虽然在视觉语言上稍显薄弱,故事结构也有问题,但她的演员背景却使得一群没有太多表演经验的新人把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而郭敬明尽管没有通过《小时代》证明他作为导演的实力,却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在营销方面的才能。
  值得关注的是“80后”导演初露峥嵘。郭敬明、郝杰(《美姐》)、刘娟(《初恋未满》)、孙渤涵都是30岁左右的新导演。新观众捧红新导演,新导演带来新审美,中国电影文化的更新换代正在悄然进行。冯小刚的《私人订制》也印证了这一点。老套过时的段子,成功人士的中年危机,都难以呼应当下年轻人的内心需求。作为向《甲方乙方》和《顽主》致敬的电影,它已经丧失了最宝贵的平识。
  电影学者焦雄屏提出过一个观点:“中国电影正处于‘变形虫’时代,各个角度都在扩张,所以一不留神就会相互挤压。”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反常现象往往是正常的。2012年公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以12亿票房成绩创下影史纪录,而这仅仅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片,离优秀的标准还很远。去年接连上映的《富春山居图》和《小时代》则引发了“全民讨伐”的热潮,大家越看越骂,却又忍不住越骂越看,甚至《私人订制》也似有此趋势。“看完烂片一起吐槽”几乎变成一项新的大众娱乐方式。
  中国大部分普通观众选择电影时,相比起影片本身品质,他们更在意的是话题性:宁可看烂出话题的知名影片,也不看默默无闻的小众佳片。所以,和《富春山居图》同档期上映的“零差评”影片《逆光飞翔》票房惨淡实属必然。在《小时代》后面公映的《青春派》也遭遇了类似尴尬。
  不必对此太愤愤不平。市场需要培育,观众也需要培养。《富春山居图》的投资超过1亿,最终票房还不到3亿,毫无疑问是赔本买卖。而《逆光飞翔》的导演张荣吉却可能因这部佳作获得更多机会,逐渐成长为行业中坚力量。《小时代1》靠话题和营销引发巨大线》却明显受到负评影响,票房低于前一部。不让烂片卖大钱的根本办法还是:多拍好电影。
  香港电影批北上之后,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界限就越来越模糊。务实的香港人积极地研究、迎合内地口味,“香港电影”的概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华语电影”。去年屈指可数的几部,如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乃至徐克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都是典型的“华语”。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从主创到主演,大部分都来自内地,更是不折不扣的“华语电影”。
  香港人的务实还体现在类型选材上。前年的武侠片纷纷以赔钱收场,香港人一头扎进了另一种自己最擅长也最受欢迎的类型:警匪片。前年11月,《寒战》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举拿下2.4亿票房,创下警匪片新纪录,又拿到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奖,让警匪片再次成为市场宠儿。去年,杜琪峰接连推出两部带有鲜明“银河映像”风格的警匪片《毒战》和《盲探》,到了年底,更有《扫毒》、《风暴》、《故事2013》接连登场,贺岁档“枪声一片”。
  去年的警匪片,在维持香港风味和通过内地电影局审查之间找到了更多平衡(或者妥协),没有出现生硬的双结局。《扫毒》着力渲染的兄弟情让人回想起《英雄本色》等经典港片,走的是风格;相比之下,《风暴》在人物塑造上稍弱,但它对人性矛盾的挖掘,以及动作场面上的突破,则是另一条路子。《风暴》票房略胜《扫毒》一筹,再次证明了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
  在《故事2013》中,两地电影文化的融合更加耐人寻味。成龙在该片中竟然变成地道的内地,故事也完全发生在内地。除了成龙,本片的导演、编剧和演员都来自内地。这是对“故事”系列前所未有的颠覆。更大的颠覆事关风格——该系列由标志性的动作喜剧彻底变成了悲情硬汉电影。也许这部新片和原系列相关的只有名字而已。
  电影市场火热非凡,但票房却很难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去年好几部口碑不错的小成本影片如《青春派》、《逆光飞翔》()、《美姐》、《团圆》和《大明劫》,却未能收获与口碑相匹配的市场成绩。它们要么缺少明星,要么题材冷门,宣发经费更难以望商业影片之项背,进入主流商业院线后,只能铩羽而归。当下的中国仍缺少艺术影院及院线,以及扶持艺术影片的政策。
  可喜的是,仍有一群人在努力开拓中国艺术电影的市场空间。去年六月,两个推广艺术电影的机构相继成立。一是几位艺术青年成立的“后窗放映”,尝试帮助难以进入主流院线的独立艺术电影找到良性的发行放映渠道。他们发行了荣获2012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千锤百炼》,影片于12月20日上映后,史无前例地覆盖了全国超过70个城市和300家影城。二是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发起组建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SAFF),由四条院线、十家影院组成,以低于一般商业片放映的价格,每天排映两场以上艺术影片。
  两家机构一家是民间自发,一家有官方背景,代表了推动艺术电影发展的两股力量。艺术片始终属于小众,但能为它们提供多大的生存空间,体现了一个国家电影行业的整体水平。
  过去并不被看好的合拍片,最近两年突然增多。去年进口片中票房最高的《钢铁侠3》就是中美合拍片。而即将于2014年暑期上映的《变形金刚4》不仅是中美合拍,还在中国举办了演员海选,并高调在中国取景拍摄。连詹姆斯·卡梅隆都在和中影集团商量怎么把《阿凡达2》变成合拍片。即使没有合拍背景,好莱坞也不约而同地主动在影片中讨好中国观众,以图打入中国市场。《云图》和《环太平洋》找华人演员参演;《地心引力》中,女宇航员搭乘“天宫一号”回到地球;《蓝精灵2》甚至植入了综艺节目“中国达人秀”。过去难得出现的好莱坞电影明星和幕后大佬如今也频繁来到中国做宣传。
  中美合拍片热潮的背后,是两国电影产业的相互需求。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变成美国电影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但在中国,每年进口片的配额直到2012年才开放到34部,且分账比例只有25%。如果能拥有合拍身份,则分账比例与国产片无异。
  目前的中美合拍片,主创团队几乎仍以外国人为主,而中方所提供的,则是资金、演员(配角)和临时工。由于中方参与得太少,中美合拍片成功者寥寥。《钢铁侠3》中的中国情节生硬突兀,“中国特供版”也成为嘲笑好莱坞内中国元素的新名词。以至于随后所有正在策划中的中美合拍片都会被问及“是否有双版本”的问题。随着合拍片的政策进一步利好,也许不久的将来,中美合拍片甚至会变成美中合拍片。
  不止中美合拍,中国和国家的合拍片也同样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例如中韩合拍片,吴基桓执导,白百何、彭于晏主演的“小清新”爱情片《分手合约》,逻辑混乱,剧情幼稚,但风格明确,技术精良,又搭上了“都市爱情片”的热潮,最后拿下1.92亿票房,成为史上最卖座的中韩合拍片,也被媒体称为“去年运气最好的电影”。而金容华执导的3D《大明猩》虽然在技术上有很大突破,但中国元素的融入始终显得突兀。安兵基的《笔仙2》也被普遍认为不如上一部。
  刚刚兴起的合拍片,资本是最大的驱动力,目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中方来说,学习先进技术和制作模式最要紧。
  2013年,档期扎堆的现象尤为突出。除了人们最熟知的暑期档和贺岁档、国庆档,随着国内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几个生造出来的小档期如“七夕档”“万圣节档”“光棍节档”也挤得头破血流。
  “七夕档”是近两年才兴起的概念,去年的七夕档(8月8日至13日前后)格外热闹。《小时代2:青木时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夜惊喜》、《宫锁沉香》相继推出,无惧前后包夹的几部好莱坞《速度与6》、《环太平洋》和《怪兽大学》,但最终结果却是国产片被进口片冲了个落花流水。
  最令人咋舌的莫过于“光棍节档”。这个档期由2011年的《失恋33天》而来,2012年被业界认可。2013年11月8日,《雷神2》、《意外的恋爱时光》、《我爱的是你爱我》和《甜心巧克力》等10部影片一起上映。最后,9部国产片全都成为《雷神2》的炮灰,“国产片逆袭好莱坞”只是昙花一现。而淘宝却在光棍节这天日进350亿,远超中国电影全年票房。也许“光棍节”档期最终将属于电商。
  档期的成熟依赖于观众的固定消费习惯,暑期档和贺岁档的成熟也是多年市场培育的结果。一部强势影片的拉动造成某个“冷档期”的火热,仅仅是偶然现象。假如据此来炒作一个不成熟的档期,影片本身却不够分量,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2013年的中国电影勾勒出整体向好的大趋势,但是隐患仍然如影随形。市场的火热吸引了一大批业外资金,很多操盘电影的人不懂电影,只懂生意,“唯市场论”甚嚣尘上。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影片的水平史无前例地创下新低,各大公司和机构主办的晚宴倒是热闹非凡,好莱坞大牌影人和明星受到极高礼遇,欧洲电影大师寥寥无几且不受重视。这不仅是一个电影节的问题,也反映出中国电影界的集体心态。电影产业是一门生意,但它的核心是文化。中国电影至今难以走出国门,根本上是因为我们还难以提供独一无二而有说服力的文化观点。2014年是回归的一年,张艺谋“归来”,姜文的新片只有“一步之遥”,陈凯歌也终于“道士下山”,希望这几位蛰伏已久的中国大导演,在沉淀之后,能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