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4889
威望: 14900 点
铜币: 13190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6-09
0楼  发表于: 2024-06-09 17:09
 | 编辑

【你评我说·检察官看《第二十条》】推开检察之门不应只有剧中悲欢

  感谢张艺谋导演等电影主创们带来的佳作,让从事检察工作二十年有余的我有机会用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向家人介绍我的职业。
  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到十来岁上初中的少年,两个多小时里,大家都能够专注地沉浸在这个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之中,跟随剧中角色一起时而放声大笑,时而泣不成声。
  即便走出影院后,依然在回味和讨论,孩子们更是循着影片中的细节,追问我关于真实世界中法治发展和检察工作的点点滴滴。
  剧中人到中年的基层检察官韩明为了方便孩子到市区就读高中,争取到永恩市检察院挂职的机会,参与到一起存在重大定性分歧、久拖难诉的故意伤害案的办理。
  犯罪嫌疑人王永强为给聋哑的女儿治病,向村霸刘文经借了高利贷,却不想从此给自己和妻子带来了无尽的屈辱与痛苦。
  愤怒和恐惧终于在一次冲突中爆发,正在刘文经前往车上去拿砍刀的途中,王永强用剪刀向其捅去,致其丧失侵害能力,后伤重身亡。
  以上叙述是我们从影片观众的事后视角对案情做的概括,而剧中人在办案过程中却是面临着事实的层层迷雾、取证的重重困难,顶着社会的压力,又被生活琐事不断滋扰。
  假设仅仅以“揭晓谜底”而结尾,那一定让观众们怅然若失,一定会使我们像二十多年前讨要说法的秋菊那样心有不甘甚至愤愤不平。
  因为,真正让这部影片“封神”的,是它触碰到了所有人心中最朴素的情感诉求——公平正义,或者说是,摆在所有人面前比“发现”更难的“该怎么办”。
  对照案发现场监控视频逐帧分析犯罪构成要件,本是法律科学性精确性的体现,然而对非法定情节的前因后果视而不见,却容易让人陷入机械司法的懒惰;
  参考先例原是一项维持法律一致性的法治传统,不过一味强调“以往的案件都是这么定的”,却可能带来办案思维的僵化;
  虽然办案人会扪心自问“这样做对吗?”但依然小心翼翼不敢突破,这是每一个深深的嵌在这个世界之中的我们的本能怯弱。
  这希望,或许是检察官韩明对因见义勇为却被判刑而不断的公交司机张贵生说的“向前看”,或许是他对为了制止校园霸凌而被冤枉的儿子韩雨辰说的“不要还手”,或许是他们对嫌疑人王永强的妻子说的“还有希望”。
  然而,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和改变,这一切的言辞都是苍白无力的。到头来,将只剩下对法律的不信任,向恶势力的屈服,以及对法治的绝望。
  此时,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的检察官如果放任懒惰、僵化和怯弱,而不是挺身而出,普通的人们又凭什么去热爱生活,陷入困境中的人们又靠什么去抓住最后一丝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呢?
  在电影中,搭档吕玲玲的坚定执着、儿子韩雨辰的相似境遇、张贵生在途中遭遇的突如其来的车祸、嫌疑人王永强的妻子无奈走上绝路,都在不断推动着检察官韩明的心理发生着变化,最终角色弧光随着检察听证会上那一声“等等”得以完美呈现。
  电影中故事过程虽然曲折,但角色的塑造、情节的走向都具有明确的典型特征,都是倾尽全力把观众往基本唯一的共情情绪上去调动,从而使结局可控。
  就像法学院课堂上的老师们,总是试图用刁钻极端的案情来训练我们,而实际上,老师们的心中早就准备好了标准答案。
  只有走上司法实践的岗位,才会明白,即便是最复杂的考试题目、最错综迷离的影视剧情,也可能不及现实案件复杂程度的百分之一。
  现实中的案件,行为的界限可能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因果的脉络也并非清晰可见,各种证据的交织就像让人迷失的野生丛林,此时,更需要的是办案人的明察秋毫与责任担当。
  现实中办案,并不一定有观众的关注与喝彩,也不一定能得到多数人的理解,甚至可能还会遭受误解,此时,需要的是心中信仰支撑的负重前行。
  现实中的案情,可能比影视剧中的情节更让人揪心,更令人难以释怀,此时,需要的是我们用一颗深沉的热爱生活的心去感知当事人的冷暖。
  试想,吕玲玲检察官被停职,电影中这段举重若轻的剧情,如果发生在现实中,对任何一个珍爱事业的法律工作者的打击都将是毁灭性的。
  电影结束了,《第二十条》的故事告一段落了,但现实中与刑法“第二十条”相关的诸多案件仍是进行时。
  甚至,除了“第二十条”之外的案件,只要是与普通大众最朴素的公平正义情感不够契合的,在理论界或实务界也都存在着差异化的声音。
  当我们在安静的夜晚面对星空回顾往昔,会发现,曾经也有紧扣法条和司法解释回应被告人和辩护人质疑却显得软绵无力的时刻。
  曾经也有提讯之后同情被告人却无可奈何而向师友吐露心声的时刻,曾经也有面对被害人家属的哭诉无能为力甚至手足无措的时刻。
  《第二十条》打开了一扇门,让普通大众可以看到检察工作的日常,可以理解检察事业的贡献,但同时,也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摆在了聚光灯和显微镜下。
  影片中吕玲玲检察官为了办案在短时间内学会了熟练的手语,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了办好案件,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影片中,检察官与公安民警之间“斗嘴”的桥段虽然更像是笑料,但如何深化检警协作,如何落实好“侦查监督和协作配合办公室”机制,是当前必须要思索的问题。
  让我们在办案中敢于多一些思考,敢于多一些能动履职,敢于多一些自我加压和自我鞭策,敢于付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最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