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4671
威望: 14682 点
铜币: 12972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5-26
0楼  发表于: 2024-05-26 02:02
 | 编辑

人人皆是评论家的时代影视评论对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曾经被比喻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文艺创作为文艺评论提供评论对象,文艺评论为文艺创作分析利弊得失,品评高低成败,总结创作经验,引导观众观赏,二者构成了彼此良性发展的文艺生态。
  融媒体环境下,影视评论打破传统媒体评论格局,衍生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影视评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与以往相比,有哪些全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创作生产和评论带来了哪些有意义的和值得思考的影响?6月11日下午,上海电视节举办“融媒体环境下电视剧评论生态”主题论坛,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院长及博导厉震林、《都挺好》编剧王三毛等人出席论坛,《影视独舌》创办人及剧评人李星文担任主持,共同探讨融媒体趋势下,影视评论的变化和对创作的影响。
  李京盛曾担任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等重要职务,多年从事文艺管理与文艺思想、方针、政策研究和影视创作评论工作。他总结认为,在融媒体环境下,影视评论主要发生了三个变化:一是扩大了影视评论的视野和角度,除了专业评论性能之外,还增加了社会评能,例如《都挺好》的评论引发了观众对原生家庭话题的讨论,《猎场》的评论引发了观众对诚信建设的共鸣,《人民的名义》的评论引起对于反腐倡廉华话题的深入思考。二是突破了已有影视评论的文体,更加注重新颖独特,注重文体的流行与时尚,注重文词的幽默俏皮,注重个性化呈现。让影视评论有了更强的阅读快感和传播的更大空间。三是扩大了影视评论队伍,增加了大众对影视评论的关注度,扩大了影视作品的影响力。
  在融媒体环境下,形成了大众参与影视评论的大趋势,借助互联网平台,聚焦影视作品的观感、杂议、批评、吐槽等,占相当大的比重。这种大众式的评论,难免内容庞杂,观点零碎,理性成分缺失:或不懂艺术规律,或盲目对号入座,或情绪化借题发挥,或过于主观地评判作品,这些显然已经背离了影视评论的功能。有时甚至给创作者带来一定的困扰和心理负担。
  影视评论内容的趣味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影视评论一种去思想化,去价值化。传统媒体影视评论范围主要集中在作品主题、思想、价值、意义、审美等方面评判,集中在作品反应深度、人物形象典型性塑造程度、艺术表达创新能力等话题。在融媒体时代,由于评论主体的多元,评论方法的多样,评论渠道的便捷,往往引发对作品不同关注角度和评论兴奋点,不再关注一部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把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在演员选择、桥段抄袭、演员造型、道具逼真度等等这些艺术呈现的细微末节。这种细节化、技术化、精细化的评论取向,与碎片化、世俗化的倾向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视评论的思想力量,降低了影视评论的审美品格。
  在融媒体环境下影视评论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让影视创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场,在这个“场”里,影视创作与影视评论二者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更加难解难分。
  理性、客观、公正、规范的影视评论是影视艺术良性的健康的生态环境,也是影视评论和影视创作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良好的评论环境,影视作品将会面临或被“捧杀”或被“骂杀”的风险,而广大观众的审美力、鉴赏力、判断力不但不能提升,反而可能受到极大伤害。鉴于这些思考,李京盛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坚持影视评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属性,坚持对作品的思想评判,价值评判和审美评判的立场。习总在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中说,“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既是对优秀作品提出的要求,也是影视评论所应坚守的评论标准。
  第二,要保持影视评论的基本理论和学术品格,不能因为参与人多就失去规则。在此基础上,争取内容、形式、方法、渠道上的创新与发展。力戒对作品情绪化、简单化、随意化、庸俗化的评论倾向和更为不堪的商业化炒作。
  第三,要以严肃、正规、专业的影视评论,引导和规范大众评论的热情和方向,以提升大众的审美鉴赏能力。
  第四,无论是专业评论者还是媒体人和文化人身份,都要有评论操守,要有责任有担当。要有对作品创作者的尊重与爱护之心,要有对负责、对大众负责、对媒体负责的精神,这样,才能建立起良性的、健康的文艺的生态场,才能促进评论与创作的共同繁荣。
  作为传统影视评论的代表,邓凯对融媒体下的新评论持欢迎态度,他表示,互联网普及之前,影视评论是纸媒一家独大,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自信。互联网普及之后,微博、微信、图片、动画各种形式的出现,使得电视剧评论的生态发生了很大改变,传播的评论主题和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出现了多象度传播,颠覆了传统的形态。邓凯认为,弹幕表达非常情绪化,感染力强,但形不成观点,由于我国的播出机制是审完再播,对作品的反哺作用意义不大。
  去年9月,爱奇艺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显示,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代替。葛承志称,目前电视剧统计的相关微博、相关话题、浏览量等数据对创作毫无意义,把非结构化的用户评论进行结构化之后,上升为用户情绪表达,上升为标签,和情节时间线、台词、演员表演对起来。这些东西对编剧、导演都有很帮助。
  厉震林认为融媒体拯救了电视剧评论,评论开始了化和艺术化,人人都是评论人,人人都可以说话。“网络影评能不能称之为影评?学院派还是很质疑的。”他表示,网络评论可能很深刻、神秘,但也比较随意、个人化,是可以替代的。专业评论人必须有大量的阅片量,有文字表达和表述功力。他们多年积累的影视理论修养、历史修养,能避免创作中历史悲剧的重现,历史残局的重演。这是专业影评人不可替代的地方。
  王三毛称自己是在评论家的关注下成长起来的,他回忆过去的评论家:过去的优秀评论家都很高贵,是智者,他们有一双发现你作品缺陷的眼睛,同时他们也会敏锐地捕捉到作品的闪光点、突破点,有新的发现。在现在的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每个观众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淋漓尽致的展示自己的好恶,怎样和融媒体相交集、相适应?这可能是创作者面临的新问题。《都挺好》播出前期收获了大量好评,收官时却收到了反弹式的差评。面对观众对结尾的不解,王三毛表示,一开始就把《都挺好》定位温暖的方向,因为中国受家庭困惑、人生苦难的人太多了,创作者有这份勇气去把它展示出来,就必须给观众一个导向性的方向。和生活化解,向生活妥协,不是失败,是中国人必须坚守的智慧。他认为创作者应正视融媒体环境下网络的声音,不能被网络很复杂的声音所掩埋了,要坚守创作的主流价值观。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