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3420
威望: 13431 点
铜币: 11721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3-13
0楼  发表于: 2024-03-13 21:47
 | 编辑

艺术 新时代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习总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文艺评论作为文化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文艺艺术形态,文艺评论之于文艺创作,如鸟之两翼,需彼此借力,相互砥砺而行,文艺创作的繁荣离不开繁荣的文艺评论支撑。繁荣文艺创作必须打磨好文艺批评这把“利器”,充分利用好文艺评论这个“催化剂”。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类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艺评论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为更科学、全面地发挥文艺评论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总体要求,并就“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工作”等内容提出了具体意见。《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艺评论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文艺创作与评论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我国文艺评论的不断繁荣进步从另一个方面映衬出我国文艺创作也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繁荣的进程中。因此,深入探索中国文艺评论的标准、价值导向与时代使命,研究归纳总结中国文艺评论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批评中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弘扬中国文艺创作、促进文艺评论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由陆薇等所著的《新时代文艺评论》一书,立足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围绕“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这一研究主题,充分结合传媒技术的迭代发展、互联网文艺传播、文艺消费多样化需求等要素,着力推进新时代文学批判的价值塑造、文学评论的精神品格建造和文学评论话语体系构造。纵览全书,该著作着重向读者展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立足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系统梳理文艺评论发展脉络,继承创新中国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发展“画像”。著作在对文艺评论概念阐发和基本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文艺评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历史追述、对文艺评论的发展形态进行总结回顾,系统梳理了我国文艺评论的生态转变、价值转向、发展转机等内容。立足批判的视角,在继承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的基础上,阐释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发展。作者围绕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等问题,深入思考,总结提炼出文艺评论“落后于文艺创作的生产力”“缺乏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表达方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等新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要“具有时代特色”、要体现具有时代性的真实性“共情与共鸣”、要考虑其“复杂与多样”性、要彰显“人民性”,形成了对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新思考、新见解。
  二、依据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不同类型,进行分门别类解读,加强针对性,为各类文艺创作把好方向盘。文艺评论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导向,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的建设与指导,注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弘扬、批驳假恶丑,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文艺创作涵盖了文学、影视、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多种艺术形态,不同的艺术形态催生了不同类别的文艺评论类型,伴随新时代艺术形态多元化的是文艺评论内容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作者在对多种艺术形态的内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文艺评论内容进行了区分与整合,有针对性地对新时代的文学评论、影视评论、戏剧评论与音乐、美术、舞蹈、摄影等文艺评论进行了分类解读。具体而言,在新时代文学评论方面,作者分析了新时代的文学评论困境,其肩负了更重要的责任和担当,一方面需要反哺文学创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同样起到引导文学受众的正确认知的功能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重要思考:塑造新文学评论的精神品格、话语体系以及重构新文学评论对时代的影响力等;在影视评论方面,作者从影视评论的多重嬗变出发,深入挖掘新时代影视评论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体现,结合影视评论的问题现状及文化症候,聚焦于新时代影视评论的生态建构,指出新时代影视评论应实现大众影评与专业影评的结合,在加强新媒体语境下影评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艺术与市场的动态平衡;在戏剧评论方面,作者梳理了戏剧评论的演变过程,介绍了中国戏剧评论的多种模式和戏剧评论的多重关系,认为戏剧评论在文化属性与媒介属性、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认为民间评论、感性评论和大众评论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了戏剧评论的价值体现,提出应构建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新时代戏剧评论的体系价值,以提高评论主体的艺术素养为突破口推进戏剧评论的生态建构;作者针对舞蹈、音乐以及摄影等其他文艺评论方向进行了概述,认为文艺评论艺术整体在顺应新时代语境的同时,应呈现“变中求新”的发展思路,以适应大众阅读习惯、媒体深度融合等传播生态。
  三、按照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的要求,探索新时代文艺评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打磨文艺评论“利器”。新时代要不断巩固文艺评论阵地,提升文艺评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注重对新的艺术形态(如元宇宙艺术)、新人新作等的评论,针对热点文艺现象等及时组织开展文艺评论,以有力引导、文艺市场和大众。作者针对文艺评论的现实形态,提炼出各艺术类别文艺评论的方,对文艺工作者的构思创作、推广传播等具有启示帮助价值。作者认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表现形式应当多元化、更具丰富性,应适应新场域的跨时空、多屏幕的渠道传播要求,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的价值内涵。新时代创新文艺评论的高质量发展,应提升和加强文艺评论的文化自信,发挥“文艺评论两新”的重要作用,强化“开门见山”“有效抵达”的引领性,同时还应走出“圈子”,认真打磨,强调建设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学派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奋力书写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篇章。
  注重感性思维的文艺创作必须依靠强调理性思维的文艺评论的指导,创造良好的文艺评论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助力文艺创作。创造新时代文艺经典、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需要切实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要体现时代精神、彰显时代功能、传递文艺批判的时代价值,此著作在此方面着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特邀作者:陈锦宣,四川传媒学院教授,四川省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科技战略专委会委员。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