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3-12-20 17:44

电影剧作硕士干货-戏剧电影 八十多本编剧书大总结!八千字预警(202310更新11本)

  从本科戏文到硕士的电影剧作方向以来,算是看了许多电影和戏剧的剧作理论 / 技法的书籍,这两张图的都是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剧作书目,但并非都推荐,所以这篇帖子将史无前例的将图中的每本书都简要地做一个短评,并1-10客观打分,方便筛选和排雷。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就算是不太好的书,读了之后能辩证思维去发现它的不足之处在哪也是很有价值的。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是主攻电影剧作,为何图中戏剧剧作的书目占比那么重。电影剧作理论大部分承袭于戏剧剧作理论,而如今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电影剧作书都是剧作方,非剧作理论。因此,还是先谈戏剧剧作理论比较稳妥。
  都是谭霈生先生的戏剧理论著作,个人认为是中国戏剧理论界的巅峰。《论戏剧性》常被推作是编剧必读书目,但由于书中例证多是戏剧作品,而急于求成的编剧初学者只会谈影视,导致阅读此书时发生理解的参差。但只要了解每部涉及的戏剧再去细读,将会更加扎实。另外,《戏剧本体论》常被编剧理论界忽视,大致是由于学理性比《论戏剧性》强,看起来没那么有“干货”,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没能看透第二章的“情境逻辑模式”在创作方上的惊为天人。
  世界上最早的剧作理论书。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把亚氏的三段式结构跟悉德·菲尔德的三幕剧混淆在一起。其实都是极其基本的问题,无须挂齿。不过,我认为《诗学》最有实用价值的是集中在16-18章,关于突转和发现的使用技法,直到现在也十分常见。
  中国最早涉及剧作理论的书。只需看其中的“词曲部”。虽然中国戏曲观念与西方戏剧观念较为不同,但《闲情偶寄》和《诗学》却在“一事一线”的结构论述上不谋而合。“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脱窠臼”等几个版块较有价值。结构方面的“大收煞”和“小收煞”较为实用。
  六十年代传入中国的剧作理论书,劳逊继承了布伦退尔的“意志冲突”,提出的“社会性冲突”曾在某个时期一度被中国编剧“误用”。不过,前几章对于戏剧史的总结较有价值,其后的“冲突律”的详述也值得细究,虽然分为了戏剧和电影的版块,但两者大抵相似,重点仍是戏剧理论。阅读前提还是得了解里面涉及的戏剧作品。
  贝克着重强调“动作与情感”,书如其名,确实十分偏重剧作技巧。里面列举了大量剧本原文的段落,阅读起来不会因为没看过相关戏剧而理解乏力。里面的许多技法现在读起来依然不过时。
  谈阿契尔一般谈他最著名的“激变说”。此外,阿契尔与劳逊关于布伦退尔的“意志冲突说”的争论也常被后人提及。在技法层面,个人认为《剧作法》总体略逊《戏剧技巧》一筹,学术性也不算高,但是某几个章节(如10、14-15章)关于预示、预述、突转和巧合等论述简练精巧,价值较高。
  应该是作者的一篇博士论文或学术专著,比较系统地从情境、行动、结尾方式等方面总结了中西方戏剧的差异,不仅考究了中西剧作理论的差异,还溯源到了中西方文化视野的区别,十分有趣。
  情节剧的概念跟三幕剧与三段式一样,经常被混淆,甚至多数时候这种类型总带有贬义。不过,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比较通俗的,列到的几种情节类型跟《救猫咪》的十种电影类型性质一样,没啥实质的性质。对现在的商业片而言,佳构剧的方反而更有用,情节剧在创作理念上佳构剧相近。所以这本书读读无妨。
  顾仲彝先生是已故的上戏教授,这本书出于六十年代,虽然基础但也难得系统,一些著作的引述也比较全面,十分适合剧作理论入门者。不过顾仲彝也是“意志冲突”的支持者,某些倾向难免偏颇。
  这本书主要编译了一些国外戏剧创作与理论的研究资料,第一节就是布伦退尔的《戏剧的规律》。其他的几篇可读可不读。
  莱辛对十八世纪的戏剧的一些评论,也涉及一些剧作理论点。莱辛是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前驱,主张“性格真实”的论述部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此书大部分戏剧例子观众未曾耳闻,读起来颇为吃力。
  学术性较强,个人很喜欢里面的许多理念。作者关于传统与现代悲剧的深层区别很有见解。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现代的悲剧是从英雄到受害者的、自我实现与疲乏的社会现实秩序之间无法满足的悲剧。
  精辟。虽然谈了“戏剧的危机”,却把传统戏剧中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凝炼出来,并且关于每个剧作家的技巧方面都做了一针见血的总结,使其在剧作方法上也极具研读价值。
  先生的几篇论文合集,有几篇还谈到了电影部分,但不深。这些论文都收录在了后来的《谭霈生文集》里。
  作者在上戏毕业时的硕论。主要从传统戏剧与契诃夫、布莱希特和荒诞派戏剧做比较。通读下来理论点明晰,有一部分已经涉及到剧作方,全文仅7.5万字,建议阅读。
  先生对十部经典戏剧的剧作分析,阅读起来如同电影拉片。每部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会涉及许多关键的剧作理论点。
  如果说“情境逻辑模式”在《戏剧本体论》最终定型,那这本书就相当于的情境论的初稿,也谈了狄德罗强调的情境论观点,简明扼要,可作为《戏剧本体论》的补充。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戏剧是艺术能在其中再创造出人的情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最具体形式”,书中的这句话是重中之重。此外没有印象深刻的点。
  黑格尔的戏剧论述分别在第一卷和第三卷(下),其中关于“冲突”的论述极为重要,但由于其哲学倾向,部分论点较为抽象,当时自己研读的时候反复琢磨才算理解。
  剧作家自述作品和理论的合集。其中左拉、斯特林堡、萧伯纳、易卜生、阿瑟·米勒等人的论述较有价值
  偏向于理论史的梳理,从自然主义说起,不同的剧作家对各自流派的贡献很有意思,同时具备作品分析以及对理论的“反哺”。
  同样是戏剧理论史的梳理,加上余秋雨作为学者敏锐的一针见血,整部著作读下来非常通畅。书背的推荐语是“两位最优秀的编剧表示这本书对他们专业帮助最大。”一般结合周宁主编的《西方戏剧理论史》阅读,互相补足。因为一直以来,传统戏剧理论都是剧作中心论,直到现代转为剧场中心论,所以还是有很高的剧作理论研读价值。
  这本书和《电影剧作概论》其实是同一本,只有小部分修订。作为电影学院的剧作教材,如今看来只能说是不过不失。
  电影学院的剧作硕士论文集,里面有几篇探讨了剧作更深入的潜意识、非整一结构的对话性等问题。建议有一定理论基础后再读,效果更佳。
  《故事》的译本,读起来比版思路更清晰。虽然大家都在吹麦基,但当你把戏剧剧作理论读透后再看《故事》,会发现有些地方(第二章·故事的要素)没说完整,有的地方(第三章中的触发事件)比较偏狭,当然也有很多地方会有不错的见解。如果匆忙入门,选择《故事》起码不会踩雷。
  《对白》的译本,我没看过版本。个人而言,它的价值比《故事》要高,并且实用性更强。台词写作涉及的核心是情境,在书中这一部分涉及较少,甚是可惜。
  虽然是元老级别的电影剧作理论书,但囿于时代原因,如今读来价值不高。(也因为同类书目有太多替代和补充)
  在国内,与《故事》地位平起平坐。电影的三幕剧开创者,但书中观点有“唯冲突论”之嫌。不过也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并反复出现——“人物的实质就是动作”。
  新藤兼人是日本的著名编剧,书中也列了《裸岛》的剧本原文和创作意图。理论方面先从莎士比亚的戏剧说起,再延展到《玩偶之家》及电影,但理论涉及不多,并且穿插了一些漫谈,虽书名是讲结构,但整本著作方向感很弱。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而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虚拟认知,动作当然也是重心,当人物动作结构了情节线,在电影的时空中通过怎样的叙事逻辑来统一,是本书的重点。无奈部分章节过于啰嗦,导致读起来较为乏味。
  听说是法国的影视教材,篇幅不大。前面的章节竟也有对好莱坞剧作法进行一些思辨,通篇读下来还算是简明扼要,不过不失。其中“情节”和”人物“两章较有价值。
  罗列了一些基础的剧作问题答疑,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另外,刘一兵老师是上戏出身,所以其中的电影剧作的理论点也渗透着比较厚实的戏剧剧作理论素养。
  非常小的一本册子,容纳了29章节的内容,大部分都不算完整。但其中主题、情节与人物、契机、倒叙等章节有精辟见解。
  我认为比《故事》更适合编剧初学者。虽然也犯了很多方剧作书的通病:就是很多技巧过于片面又不做拓展和深入辩证。所幸作者看问题比较透彻,里面提到的一些技法也算够用。
  收录了30部电影的剧作分析,在我心目中地位等同于谭霈生的《世界名剧欣赏》,作者直切影片要点,条分缕析,立论分明,是非常不错的剧作学习素材。
  一本博士论文,围绕现代小说影视作品中线性叙事与反线性叙事孰轻孰重的论辩。但通读下来,未能找到有新意的观点,老调重弹。
  我们常谈的“英雄之旅”的模式,基本出于此书。但无论“拒绝召唤”也好,“跨越第一个阈限”也罢,把它对标当今的商业电影,虽有契合之处,却都是些浅显的步骤。也就是说,如果不融入新的理念,或者在“旅途”中敢于做变形,并且深究变形背后的叙事逻辑,难免陷入千篇一律的沼泽。从神话学的角度切入故事原型,是一件好事,这本书的价值也在于此。
  心理学是可以作为人物动机的复杂性支撑点,正如现代戏剧已超越了布伦退尔式的意志冲突,冲破意识的外壳,探索潜意识的王国,才有表现主义之后的各流派剧作。但心理学的处理终归是局部,只是人物心理动机的一个横断面,涉猎一下无妨。
  “网状叙事”的概念由大卫·波德维尔在《电影诗学》中提出,其实在本来就糅杂的板块式叙事类别之下,强行区分每一种非线性叙事模式难免有些削足适履。这本书介绍了其中几种,意义不大。只能作为非线性叙事剧作的初步了解。
  《救猫咪》风行国内,18个节拍表更是被广大不那么懂行的编剧效仿。其实这本书价值是有的,但还是停留于浅显层面,了解其背后的机制,便无须再看。所列的片子类型局限性太狭窄,不如《故事》拓展得全。
  《救猫咪》的第二部,将前作提到的始终故事类型,一一从节拍表解体说明,但遇到模糊的地方总会强词夺理,削足适履,遇到较真的人很容易被反驳。
  严格来说,这本书应该归类为戏剧剧作理论。书中列举的绝大部分例子都是戏剧作品。在我看来,其实以戏剧为例更聚焦于人物动作的技法分析,这本书做到了比前面的电影剧作书目更深的一层。
  挺风趣幽默的一本编剧法书籍,浅入浅出,对初学者而言没什么门槛,但也可能最后汲取到的营养也不多。
  关于故事核心创意以及创作意识的讲解比较受用,比起其他信手拈来的剧作法书目,此作更具学者的严谨性。
  前两章是本书重点,但是也存在大量片面性需要补足的内容。作者引著的书目都是《故事》或后浪自身的一些书,注定理论水平不会高。
  从戏剧性戏剧和史诗性戏剧的传统戏剧理论角度区分电影结构,前者聚焦于“开端”、“发展”“”三个节点分析对应影片,并且在其中贯彻传统的剧作理论逻辑,如人物关系的发展、从看统一等;后者侧重于情境、悬念的架构。对编剧初学者而言,有利于逐步夯实基础。但是把某些电影笼统归为史诗结构其实有失偏颇,毕竟史诗结构是轻外部情节因果,但在这些电影呈现中,人物的内心的发展链条不容忽视,而且书中也缺乏所要涉及到的人物动机分析,较为可惜。
  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将创作主体抽象的思维活动转化为以情境为核心的具象建构,对传统以情节为客观对象的剧作观念有了深入的触及和颠覆,是编剧学理论的一大创举。其理论内核遵循了谭霈生的情境逻辑模式:“情境是情节的形式基础和内容实体”。然而理论性较深,不如前作那般通透,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剧作基础和思辨能力。
  理论体系遵循的仍是通俗的好莱坞剧作法则,从性格、人物关系和三幕式动态情节发展等角度切入已屡见不鲜。虽然涉及多部影片的分析,但基本偏向学生笔记式的机械罗列。(毕竟真的是带一群学生一起完成)。优点是情节描述的详尽,附带些许浅显的理论技巧点缀。缺点是……顾及同系情谊,大家从分数可以基本了解。
  相对于电影,电视剧更需要剧作技巧,情节结构是成败的关键。此书的作者之一张巍老师乃是近年来《梦华录》、《陆贞传奇》等热门剧集的编剧,对许多剧集问题的见解一针见血,并且作为案例在书中从优劣角度解析,干货十足。
  梅峰老师是一位“学者型作者”,书中的剧作解读视野有别于传统的方,拥有缜密的学术性分析,但其类型个案并不典型,屡屡涉及编剧理论的细节剖析都被一笔带过,而是站在更宏观的语境中横向对照其背后的创作逻辑,更适合于论文写作时可作参考的研究。
  实操性优先,从利弊角度去教导剧本创作,是后浪出版的许多编剧书籍的特点。不过和前面的同类著作评价一样,在倚重实用性的同时,应当也要衡量剧作理论的渗入,不然很容易“书上得来终觉浅”。
  中传作者的一篇博论延伸出来的著作。说实话,“剧作模式”的探讨其实命题老套。不管是乔治·普罗第的“36种戏剧模式”还是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都是基于情节的类型和发展模式进行。而“剧作模式”,必然是剧作形态的归类,然后再探究其内部发展的逻辑。但作者在书中也罗列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不同时期的剧作理论观念,皆只属于拾人牙慧的总结,无论是出于剧作方研究还是纯粹的学术探讨,都价值不大。
  “创意”属于抽象思维,而“开发”仿佛是一个既定前提,预设了“创意”的先决存在。书中的观念亦如其名,所谓的故事创意不过是一些人云亦云的道理。每个小章节都附带“练习题”,或许把它称作一本剧作练习册更合适。
  美国编剧爱出书,后浪爱引入出版。并且书名的标题党嫌疑之大,内容雷同化程度居高不下。这本书中的任何观点都可以在后浪同类书籍里找到相似。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后浪是时候开辟新的“赛道”了。
  “动作”、“节拍”、“冲突”、“情节曲线”等内容千篇一律,与其说是法则,不如说是基础。唯一好处是观点之间逻辑清晰,不如上两本那样容易出现自我矛盾的地方。
  亚里士多德早在《诗学》中提过情节和人物之间的优先问题。但其实人物和情节(动作)之间并非二元对立,所以谈人物的时候,必然也是在谈动作。悉德·菲尔德说得好,动作即人物。麦基在这本新的著作《人物》中,所论及的人物基本与事件挂钩,也就是弗莱特克在《论戏剧情节》的观点:“重点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人物产生影响的事件”、“内心向外的反应”等。至于单独讨论人物的复杂度,不管是从意识或潜意识的角度,其实都无法与外部事件脱离关系。不过有些人物构建确实是可以纯粹为了完成电影中某些功能而存在,麦基也提到了这一点,但这些对于创作本身而言,这不过是一个小问题。但这本书作为“人物”各维度的梳理,水平还是比前面提到的那些后浪书籍更高。
  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理论点有何创新之处,而是它尽可能去涉及剧作/故事层面的每一个要点,并且措辞方式不过于绝对,避免了某些假大空的误导。
  强调主角作为“英雄”或讨观众喜欢的人物,所需的目标及各种正负平衡的元素,所谓的策略只囿于明显内外矛盾的人物和情节序列的框架里,仍旧是非常俗套的一种逻辑模式。
  一本08年电影编剧高级班的专家授课内容集结,既包含了理查德·沃尔特在《剧本》中的部分技法内容,也有国内谢飞、尹鸿教授等对于当时国内电影现状的思考,如今看来仍有心得。
  研究类型电影,绕不开托马斯·沙茨。类型电影集结了经验性和共识性的观影期待,它是一个内生的电影叙事系统,必须先掌握各种电影类型的底层逻辑,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的模型,冲突的本质等。此书兼具学术的严谨性和叙事策略层面的创作参考,值得细读。
  自由与必然的对立是悲剧的永恒命题,受中庸之道的美学传统,中国的悲剧向来爱用大团圆消弭悲剧性。相比于雷蒙·威廉斯在《现代悲剧》中聚焦当下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之间的冲突,尹鸿教授的这本书对古典的悲剧性剖析更具深度和广度。
  前苏联五十年代的一本剧作论合集,不仅有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杜甫仁科早期关于剧作基础形态的见解,也有作家诸如托尔斯泰的编剧经验分享。考虑到年代久远,如今看来确实有些老气,但不失为研究早期苏联电影的依据。
  前苏联六十年代的剧作理论书,探讨了电影剧本的文学性和电影性的关系。书中能看到苏联电影早期情节观念的演变,但受制于时代因素,某些论述的意识形态痕迹稍重,比如作者在谈到好莱坞的电影美学原则时,认为它无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故事的虚构和惊奇、总把爱情故事放在第一位等。
  人设是人物的外部表征,而心理则是内倾复杂的动机情感。可惜本书只借用前者浅谈后者,甚至作者的志气不止步于人物分析,在后面还以偏概全地谈了下几种情节方向,更加稀释了本就肤浅的“心理学”内容。
  开头部分借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作为故事模型,来佐证片例,却由于剖析太浅,只起到点缀作用。在结构章节,反驳了好莱坞三幕式惯用的按部就班的填充规则,将结构当作叙述事件和叙述顺序的结果,然而在结构内部性质的论述与前者雷同,都是以夸大激励事件的作用而延伸的情节布局脉络。其余的技巧部分皆在其他著作中习以为常。
  虽然书名是“结构设计”,却不过以悉德·菲尔德的三幕式及麦基“大情节”“小情节”的基础来延伸出的观点,并且较为片面,不具备任何的创新。
  名不副实的一本编剧技巧书,作者是韩剧的制作人,虽然没有阐明故事“爆款”的核心,但在结构层面将传统的三幕式细化为24个单元格的模版,从接受者的角度审视故事的价值性,也从编剧角度列举了不同类别故事的创作特征,不过不失。
  很多人在谈剧作时,专业名词总是滥用。此书的最大任务,就是将大部分的剧作词语做了比较简单的解释,作为一本编剧学专项的“词典”,也算是达标了。不足之处是其中的引著总有拼凑之嫌,水平不一,导致部分解析存在片面和纰漏的问题。
  戏剧/电影的剧作书当然不止上述这些,有部分电子版书籍因未购入实体,所以并没有纳入评析。之后有时间会继续对已列的书目进行更详尽的评价补充,如有热度,再把未列的书目添予其中。
  有一个永恒的问题是:剧作理论书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众说纷坛。我认为,大部分人所说的看了许多理论书,还是写不出好剧本的死循环,根源在于创作不仅跟理论书有关,还跟个人审美素养有极大关联。另一个原因是没有读透理论书,表面皮毛难有用武之地。所以,还是先静下心来看书吧。
  此前花了十多个小时,带着辅导的学生内部研读《剧本设计学》的前两章,补充和纠正了书中很多的理论和技巧点,深感理论和技巧的间隔还是需要认真思考探索。之后打算带他们研读《故事写作大师班》。这本书的研读聚焦于剧作技法层面,期待到时的成果。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