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3-09-10 17:04

影视评论·春节档专题 孔德罡-大众批评的乌托邦幻觉和综艺化:春节档影片的“竞赛景观”

  原标题:影视评论·春节档专题 孔德罡-大众批评的乌托邦幻觉和综艺化:春节档影片的“竞赛景观”
  春节档催生了全民狂欢式的,以网络实时媒介和大数据为基础的,以“逆袭爽剧”为叙事驱动特征的“竞赛综艺景观”。这一景观源自国内电影市场依靠“全民性”进行机制保护的独特的大众评价体系,虽然促进了商业消费市场的健康和正向反馈,破除精英文化垄断,却也吞噬了私人观影体验,将个人感受和审美直接公共化,让读者反应批评以一种公开化、数据化和竞赛化的数字资本主义面貌,成为一种失却个体形象的、面目模糊的大数据幻象,一种盲目乐观和乌托邦幻觉。
  以2013年大年初一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上映并获得12.5亿元人民币票房[1]为标志性事件,在大年初一到初七的春节档借助全家团圆的机会进入影院观影成为一种当代新民俗[2]。相较于观影人数和参与影片均不如春节档集中、商业化程度不足的国庆档,以及战线拖拉过长、以好莱坞影片为主的暑期档,春节档参与影片数量最多、最为集聚,话题性最强,观影人数也最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超越传统黄金档期的概念,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一年一度的全方位特色风向标,也产生了一种与影片本身近乎无关的“竞赛景观”:春节档诸影片在票房和口碑数据上紧凑、直观且实时更新的对决,形成如拉力赛一般你追我赶的场面,引发观众在观影活动之外的热情,成为全民级别的公共讨论话题。
  伴随春节全家看电影这一新民俗的,是本只有业界人士较为关注的票房、口碑、排片等具体数据,成为春节期间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和大众的广泛谈资。放眼全球电影市场,这样的春节档折射出的,是如今能够把任何行业都转化为竞赛形式以供大众娱乐的综艺化文化生态。
  相较于中国,欧美电影的口碑主要由多年来根深蒂固的媒体评论人制度决定,并未受到网络技术发展的强烈冲击,由提前观影的影评人决定影片口碑的模式未曾改变。网络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MC网站(MetaCritic)、烂番茄网站(Rotten Tomatoes)这样收集各大媒体评论的网站,但它们存在的主要意义只是将之前分散在各大纸媒上的影评人看法加以直观的数据化,将多篇风格和观点各异的影评变成一眼可见的MC网站评分和烂番茄新鲜度。
  媒体评分对于一部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票房和商业前景至今依然是决定性的,甚至被认为是决定影片命运的商业机密,影片上映前媒体评分何时解禁都会成为新闻焦点。[3]2017年DC漫画改编电影《神奇女侠》上映,主演盖尔·加朵和导演派蒂·杰金斯都对烂番茄新鲜度数据非常焦急,电话连线共同在电脑屏幕前等待数据半夜解禁,在影片以90%烂番茄新鲜度开局时才如释重负,并当即开派对庆祝。而从影片口碑数据解禁的时间安排来判断影片前景甚至已是北美观众的一种共识,如漫威影业的影片一般提前两周宣布烂番茄新鲜度,以利用其优秀的媒体口碑做商业营销;而如果制片方宣布的数据解禁时间非常晚,比如《正义联盟》(乔斯·韦登补拍版,2017)在上映前一晚零点才解禁,那么影片质量和票房前景就大概率堪忧。
  北美电影市场上由观众把握的口碑数据却相对弱势。北美值得注意的观众口碑数据主要是烂番茄网站的爆米花指数,以及电影资料库(IMDB)的观众评分,前者开放给在烂番茄网站上购买电影票的观众,后者开放给任何使用者。在北美电影业界,这两个评分被认为缺乏参考性,只是偶尔可以作为观众反响的风向标,如著名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上映时烂番茄新鲜度90%、爆米花指数42%的“两重天”奇观[4];大多数时候,影片的票房成绩很少受到观众评分的影响,媒体观点对北美观众的引导性极强,媒体看法与大众观点的契合度相当高。也就是说,存在媒体评分高但票房一般的电影,也存在媒体评分高、票房亦出色的电影,但媒体评分低、票房却能反其道而行之的影片基本不存在,“烂番茄不新鲜=赔本”已是一条业界定律。在北美电影市场和大多数西方电影市场,商业电影的口碑与票房之间呈现一种静态的决定性态势,没有值得长期关注的动态土壤。
  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中国电影市场缺乏权威的媒体评论人制度。长期以来,尽管存在一些拥有一定话语权的网络大V和媒体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s,KOL),但提前看片被普遍认为是制片方的营销手段,媒体和关键意见领袖评价的信誉早已破产,在电影市场缺乏公信力。电影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一部商业电影的口碑状况在影片上映之前是完全黑箱的,任何制片方组织的提前看片活动都不被大众信任,影片口碑好坏完全取决于上映之后的观众评分──这显然与文化环境中长久以来的“群众路线”和电影商业浓度更高有关:电影市场上的商业影片更多地以大众文化消费品的面貌出现,所面临的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子化和大众化的检验,可以被称为一套“大众批判体系”。
  如今电影市场主要的观众评分数据来源是豆瓣网和各大售票网站。[5]豆瓣网作为中国近乎全民性质的文化作品资料库网站,以其独特的受众圈层,承担着开放给任何用户评分、代表大众意见和代表精英文化视角、进行严肃艺术批评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职能。一方面,影片只要上映就开放给任何人进行评分,没看过影片就评分、刷分、买分、情绪化评分的情况无可避免;但另一方面,豆瓣网用户普遍对评分这一行为持严肃态度,注重从影视艺术角度进行评分和评分的公信力,因此作者电影、艺术电影的评分相对会高于商业电影,也通过长期表现被认为能够代表中国影迷的普遍观影水准。
  而以淘票票、美团、猫眼电影等为主要代表的售票网站,只开放给在网站上购票的观众对影片进行评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较为科学;但是与此同时,这几家售票网站也投资电影拍摄,担任电影的出品方,又做参赛者又做裁判的场面不可避免。另外,售票网站为了评分数据好看,普遍采取“如果购票观众不做评分则算作满分”的机制,导致评分严重缺乏区分度。尽管较有经验的观众可以判断在售票网站上低于8分的电影一定质量堪忧,但在8.5—10分的区间,售票网站基本难以给出值得观众参考的影片区分度。因此,豆瓣网评分尽管因评分的随意性和品味的非商业而广受质疑,但借助出色的区分度,仍然得以与售票网站评分一起被观众和业界选择为春节档竞赛的两大标准。
  与欧美电影市场媒体口碑的静态化截然不同,豆瓣网评分、售票网站评分以及影片上映后在新浪微博和各大论坛上的反馈是影片上映期间的一个动态的波动景观,这正是春节档竞赛被广泛关注的最直观特征:诸影片口碑数据和票房的变化以一种实时变动的竞赛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取得的成绩好坏变成了可变动的实时数据,在网络和大数据的影响下能够与观众产生即时互动,从任意一个影厅走出来的任何一个观众打出的任何一个评分,都能够直接改变票房数字和相关的口碑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如、如体育赛事比分一样实时更新且能够被任何观众随时看到:在这样全民参与、即时反馈的“竞赛景观”下,春节档影片的故事,相较于发生在银幕上,更多发生在影院之外。
  回顾从2013年开始的春节档竞赛历史,可以看到豆瓣网评分和售票网站评分这两个大众批评标准,与影片的票房成绩之间呈现颇为拟合的正态分布,凡是满足大众批评标准的影片,无论档期前的宣传阵势和排片数量如何,最终都能够成为胜利者,尤其是近年来,“×号种子最终逆袭”成为春节档连续四次上演的“逆袭爽剧”:2017年,被广泛认为将延续《美人鱼》(2016)的票房奇迹,由周星驰参与编剧、徐克导演的《西游伏妖篇》被成龙口碑尚可的功夫喜剧《功夫瑜伽》以17.48亿元人民币超越;2018年,曾经创下中国影史票房纪录的《捉妖记2》在大年初一更是破纪录以5.46亿元人民币开画,然而大众评分近乎崩盘,首映票房仅排名第四的《红海行动》异军突起,最终以36.5亿元人民币荣登档期冠军;2019年,在三部喜剧《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飞驰人生》普遍被看好的局面下,首映票房同样只排名第四的《流浪地球》脱颖而出,近乎复制了《红海行动》的口碑数据和票房曲线亿元人民币夺得档期冠军;2021年,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3》在创下首日10.1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奇迹后迅速被差评湮没,最终丢失最多时高达1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优势,被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夺走档期冠军。
  某种意义上,多年春节档连续上演的“逆袭爽剧”本身也成为一种大众颇为热爱的传奇叙事:被制片厂商和资本力量追捧出来的低质量影片首日现形,之前不被看好的作品最终凭借大众的喜爱“逆袭”夺得档期冠军。一种“群众路线”式的叙事美学快感成为春节档的注脚,为大众对春节档竞赛的关注度推波助澜。在这个叙事里,参与春节档的任何电影在上映之前都是公平的,然而在经历了这场动态的口碑赛跑之后,大众就会给这个叙事分配好正面与反面角色:口碑落败的电影将被挂上“资本强推给观众”的罪名遭到唾弃,春节档逐渐被媒介塑造为一种纯粹在大众批评标准之下的“庶民的胜利”。
  当然,就像北美观众时刻保持对烂番茄网站的评分可能被操纵的怀疑,春节档竞赛既然以网络大众口碑为近乎唯一的评判标准,那么看似可以被操纵的大众口碑同样颇受质疑。因此,春节档竞赛的成立,也来源于全民对大众口碑纯洁性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制片厂商雇佣“水军”进行伪大众营销,所以不仅是关键意见领袖的评论需要甄别,普通观众的评论也可能来自制片厂商的刻意投放。于是,在关注票房和口碑数据的同时,关注春节档竞赛的观众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评论动机真假的鉴别上,产生了只在档期内存在的“电影粉丝”,将电影评论的争鸣“饭圈化”。2021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和《刺杀小说家》三部影片都存在数量较多,且在特定时段被刻意投放的来自普通账号的负面评论,任何一个制片方都表示自己被竞争对手“黑了”,产生了不少与影片本身制作和艺术水准无关的无谓争论。
  面对各大制片厂商毫无下限的口碑营销操作,以豆瓣网评分和售票网站评分为代表的大众批评体系经受了一定的考验。但无论是豆瓣网严格的准入和评分加权机制,还是售票网站的自我约束都并非关键,真正能够抵御各大制片厂商无孔不入、细致入微的口碑操作手段的,是大众参与的全民性:以纯粹数量的“大”取胜。也就是说,正是大众对春节档的全民性关注和参与保证了这场全民竞赛的公平公正。任何数量的“水军”在数学意义上面对春节档动辄以亿级别计数的购票观众,和达到百万量级的评分基数都是不堪一击的,无论是吹捧自家影片还是抹黑对手,都没有宏观效果,甚至有时候对于部分营销方和制片方来说,这只是他们长期养成的不正当竞争习惯一时难以根除而进行的绝望挣扎。
  近年来,影片流行的营销手段逐渐转向有意引导观众成为“自来水”[6],期待观众自发好评的转化,是认识到了大众批评的全民性在基数上的不可撼动,也意味着至少在春节档,营销只能完成告知观众的任务,只是春节档竞赛的一张入场券。最后鹿死谁手,制片方的营销和宣发手段只能“尽人事,看口碑”。2021年春节档,饶晓志导演的《人潮汹涌》在阵容、宣发和营销能力上在同期七部影片中均排在倒数第一,但最终凭借良好的大众口碑,排片连续增长,预计将以6亿—7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博得档期第四名。虽然电影行业从业者会指出这部电影也用过类似刘德华开设抖音账号、导演微博求排片增长等吸引人眼球的营销手段,但同样的营销手段档期内任何一部影片都使用过,最终让《人潮汹涌》成功“逆袭”的,还是其豆瓣网评分排名第三、猫眼评分排名第二等一系列大众口碑上的实绩。
  如此看来,似乎所有人对这种春节档“逆袭爽剧”的“竞赛景观”都是满意的。一种商业消费意义上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每年春节档上演的符合大众批评标准的“逆袭爽剧”,吸引了更多的春节档竞赛参与者,他们进一步从数量上保证了大众批评全民机制的稳固,一定程度上消解掉资本营销的作用,促使春节档在“群众路线”的视角下始终保持正向、健康的状态。
  然而,这一切同时也只是狂欢节式的喧嚣和一档好看的综艺节目。观众们并不期待电影本身,对很多人来说甚至只是图一乐,更多是期待“逆袭爽剧第×季”。春节假期结束,大众景观也随之消失:《你好,李焕英》破50亿元人民币票房的事件,在其他社会新闻之中被湮没了;曾经热切注视着票房榜单上实时变动的数字的观众们已经转去下一个热点了,我们下一次提到这些电影会是什么时候?恐怕就是明年做春节档回顾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就像谈论一档综艺真人秀的输赢那样,这些电影只是招之即来的综艺节目参赛者,共同组成一个随风即逝的大众文化幻象:春节档的一大部分观众也许只在这个时候会走进电影院,春节档竞赛的喧嚣和这些春节档观众,与电影爱好者、影迷群体是割裂的。
  这一割裂如今在电影市场上颇为明显:业界普遍认为,当今市场越发健康,观众的品位和要求越来越高,大众口碑决定了商业电影的成败,真正的好电影绝不会在票房上被埋没──客观上,这促成商业电影制作水准的稳步提升,在消费品层面上品控水准不断提高,市场和生产者都在进步,生产出来的影片也越来越符合国民的最大公约数口味。但平心而论,任何一个注重影片作者性和艺术性的观众都会意识到,中国电影相比于摘取“金棕榈”的20世纪90年代,在审美品位和艺术表达上已无限下沉,如今市场上成功的影片,大都是彻头彻尾的商业消费品。商业电影市场发展越成熟,越在警醒当今艺术院线和作者电影存活的困难,以及商业电影评判标准的松弛。
  比如,以下评价在当今大众批评环境下是不是过分苛求了呢?比如,说《你好,李焕英》的剧本只是原作小品未见更加精妙的拉长版,支撑这部电影的是作者独一无二的真诚,然而这种创作者本人都根本无法复制第二次的情感所能满足观众的,更多还是年轻一代对“理想母亲”的幻想,而非呈现真实的女性生存状态;将商业剧本结构和节奏完全吃透、堪称“游乐园影像”的《唐人街探案3》,内核却还是以输出世界各国文化刻板印象的方式,制造面向国内受众的当代东方主义缩影;《刺杀小说家》中规中矩地在特效技术上推进中国电影的工业化,然而在文本上却只满足于做奇幻文学和赛博时代的跟班;《人潮汹涌》尽管带有令人难以割舍的校园戏剧和迷影情怀,但本质上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翻拍片;《新神榜:哪吒重生》沉迷于对蒸汽朋克美学的极致畅想,却连完成最基本的三段式剧本结构和人物弧光塑造都显得吃力;而像《侍神令》这样拍摄质量达标、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技术性差错的国产奇幻电影,其实属于上一个十年,无论是审美还是思想,都无可避免地过时了……
  但之所以我们不这样批评春节档电影,是因为我们已经先验地认为这些影片是纯粹的商业消费品,甚至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电影,而只是一种快速消费品,一种满足新民俗文化需要的商品,一种供全家团圆的旅游业服务,一种阖家欢乐的游乐园景观,唯独不是作者主导的艺术创作;甚至有时候,我们不详细谈论电影,而是更多地谈论市场与大众口碑,是因为这些电影本身其实乏善可陈。一切有关春节档电影本身文本质量和艺术性的讨论都是苍白的,评价只关乎这种影像形式的刺激是否满足大众审美最大公约数的需要。在类似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2017)所遭遇的接受风波中,其实最值得注意的是本应见多识广、审美更加多元的青年一代,暴露出颇为民粹却又被中产阶级品味所美化的诉求:“我们每天工作已经很累了,为什么好不容易看个电影,会看不懂,还要被创作者和看懂的人嘲讽?”在这样大众诉求与商业逻辑相媾和的状态下,一种纯粹商业消费的逻辑以“群众路线”的形式来维护自我,从而不断制造“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神话:看起来,商业诉求和营销行为已被大众口碑的力量所消解,但实际上如果将影片的评价标准都抛向大众口碑,也就等于屈服于整个市场的掌控。
  春节档创造了电影市场的票房新高,在商业逻辑上也给予制片方正向的市场回报,这固然值得欣喜,但是我们同时必须认识到:这种大众批评的“正确”,本质是商业消费市场的健康,而不是电影艺术的进步;影片的大众口碑能够正态反映票房成绩是一种大众批评的幻象,它只能体现出如今商业电影创作者对大众口味准确的拿捏能力,只能体现当今大众流行文化对大众审美的统治性地位。
  相较于经典的影评人评价体系,大众口碑体系在破除精英文化垄断的同时,却也在吞噬任何独特的私人观影体验,将观众的个人感受和审美直接公共化,以一种宏大叙事的、以大众品味和大众口碑为名的粗暴标准,给予私验性质的、无功利的阅读反应一种值得商榷的普遍性和功利性,并将其推离电影艺术的本体价值,只呼应商业价值、圈层影响和社会公共层面,也让文学理论意义上的读者反应批评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公开化、数据化和竞赛化的数字资本主义面貌成为一种失却个体形象的、面目模糊的大数据魅影。如果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大众媒介都只用大众口碑来塑造好电影的面貌,如果每年只在春节档这七天全民关注电影,而且更多地是关注这一档叫做“春节档竞赛”的综艺节目的话,那么如今每年春节档上演的这些“逆袭爽剧”,更可能是对大众批评的一种盲目乐观和乌托邦幻觉。
  [2]高艳鸽:《看电影渐成春节新民俗:2016年中国电影春节档启示》,《中国艺术报》2016年3月21日。
  [5]庞林源、王欢:《国产电影票房与网络评分关系探讨──基于票房数据和豆瓣电影评分的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第60—64页。
  [6]卢雪莹:《社交媒体“自来水军”趣缘群体传播现象探析──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7期,第43—45页。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