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3-09-06 00:38

如何写出专业的影评?

  电影一个综合艺术,通过集体创作完成。一部优秀的电影,每一个参与制作的部门都是叙事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也可以说,服装、道具、化妆、摄影等等一起构成了电影语言,任何单一层面的解读都是片面的、偏狭的,是不电影的。
  比如同样是一个人在树林中跑步,辅助以轻松的音乐还是恐怖的音乐,暗示了这个跑步者接下来会遇到什么。
  同样,色彩也起到类似作用。如《爱乐之城》的明亮是一种回忆色彩,多少带有些一厢情愿的美化。《教父》的黑暗是一种见不得光的主题渲染。《罪恶之城》是最简单又是最复杂的黑与白的角力。
  电影的观感是私人的,但电影评论不能太主观,多了解一些电影知识,尽量避免在一些基本常识层面犯错。
  这也是专业电影学院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这一方面说明,电影没有那么高深,多看是入门最快速的方法。毕竟,连阅读,还需要识字,而看电影只需要配备一双眼睛,以及具备人类基本的感同身受的功能就可以了。
  除了学习一些电影的基础知识,多了解一些影片的背景知识以外,多看历史、哲学、传记、美术等等书籍。
  评论一部电影,从来就不仅仅止步于电影本身,一部优秀的电影是丰富的,甚至是开放的、宏大的,除了剧情、人物这些简单的叙事层面,还可能有历史纵深的观察和提问,还可能有当下人文环境的反思和警示,有对人类困境的永恒书写,也有这一困境的现实折射。
  创作者都精于幻术,他们太善于巧如舌簧或顾左右而言他,评论者尽量让自己丰富和厚重一些,才能尽量少地被电影带偏。
  创作的出发点可以,有的恶趣味还可以成就经典,但评论者不可以。评论者和阅读者站在一起,从崎岖陡峭的表达中,找到普世价值的小径,才能抵达创作要义的山顶。
  所以,影评写作是一种创作,需要有独立性和自由度,影评和电影是两个既独立又互相依偎的艺术,任何想以此艺术去结交彼艺术的权贵,牟其他工业的利益,都是自取其辱。
  简单来说,你离一篇牛B影评的距离,还隔着很多本书和很多部电影。不过在艰苦奋斗以前,不妨先看看下面这本书。
  这本书据说是美国最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出自严肃的学人之手,专业、翔实。作者蒂莫西·科里根(Timothy J. Corrigan)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文系教授及电影学研究主任。作者在书里介绍了写影评的过程细节:从写观影笔记开始,搜集研究资料、开头、下结论、找论据、遣词造句、修改润色等,既有正反例文对比,又布置了课后练习。也许对于专业大牛来说,这称不上什么稀奇,但对我等影评写作小白来说,这样细致又好懂的手把手教材还是挺有用的。书后还附有相关延伸阅读的书目,甚至影评写作的标准格式、各种中英对照的电影术语,简直是扫盲级别的入门读物。
  写影评,看上去很容易,而且,门槛也低。任何人只要对一部电影有体会或见解,又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就可以开写了。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展示的平台也多,各种影评类文章层出不穷,也深受不同口味的读者的喜爱。但是这里面,能称得上专业的严肃影评却很少。当然,这并不是说不专业就不好,读者对这些非专业影评还是有很大的需求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各类文章承担的功能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但如果你想写出更严谨的、更具权威性或更有说服力的影评文章来,那么最好是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电影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了丰富的背景知识之后,再去着手。没错,本书讨论的正是这种正儿八经的专业影评写作。
  虽然作者不断在更新修订中,努力加入较新的电影及科技、美学形态等,但是我发现,里面提到的电影很多都没看过。再加上翻译质量问题,读得并不太顺。但耐着性子读完之后,它还是解决了自己之前就有的很多疑问。比如:
  相信很多人跟我有同感:看电影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和心理享受。为什么看完了还要像小学生一样写个“观后感”呢?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只管享受呢?干嘛还要给自己再布置个繁重的家庭作业?“我们的生活已经和电影水融,以至于我们很少认真地思考电影本身,更不用说动笔写电影评论了。”我们也很少作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但是我们中很多人(包括我),有时会去读别人的影评,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即使自己不写,也喜欢去看别人的分析?因为这种阅读激活与丰富了我们观影的乐趣!既然看电影是一种享受,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增进它,而“评写电影会让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享受观影的愉悦。”
  看完一部好电影之后,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点感慨,随口说几句评论,或许好几天仍不时回味里面的人物或情节,可是却不知道怎么下手写成文,更别提专业影评了。简单来分,影评主要有四种:电影报告(screening report)、电影评论(movie review)、理论文章(theoretical essay)、评论文章(critical essay)。最后的评论文章介于各种非专业的电影评论与学院化的理论文章之间。首先,你要学会记笔记。在反复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对照所记笔记,找出要写的主题,并不断反思、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关注电影的叙事、角色、视点,可以比较评论;留心现实主义和场面调度的元素;或电影的镜头角度和画面构图;甚至电影的声音包括配乐、最新科技的应用等。“熟悉电影的词汇将会使你的观影过程更加准确,也有益于你更快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另外,这六种方法也可供入手:电影史、民族电影、类型、作者论、形式主义的种类、意识形态。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过这跟写评论文章一样,要选用合适的词、有力的句子,要有条理等等。比如,首段很重要,就如电影的开场10分钟有可能是使你愿意继续留在电影院的原因之一。以陈词滥调开头的影评,如“弗兰克·卡普拉是一个美国导演,他的电影很受欢迎”等等,很难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或者说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不良的心理预期。“开头段落应该清晰地点出你的主题,并表明你讲如何发展它:主题陈述要准确而具体地表达文章的论点。”还要不厌其烦地修改和校对,才能写出一篇好稿子。科里根总结出了“写出一篇优秀文章的要点”,如下:
  其中,第7条“动笔”对很多人来说,是最困难的部分,因为我们总有各种理由去拖延。这个时候,大纲就变得很有用了。如果不起作用,就随意写下自己的想法,争取写下几个句子,再重新梳理和提炼你的观点。书里还有一章是说怎样搜集材料进行电影研究的,有兴趣的也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既能指出不足,又能提出改进的空间。既尊重了创作者的劳动成果,也尊重了自己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眼泪、情绪。
  他人指责的点是他人的原因还是作品本身的原因?这些都值得做。史海钩沉,有些好电影,被忽视被遗忘了,我们有责任让他们重见天日。
  观众是电影创作的最后一环,电影的最终解释权归观众所有。观众接收到了,传播开了,电影的价值才逐渐得到拓展。其余的东西,创作者管不了。不然也不会有“永恒的失败者”一说。出新作品之前,多的导演都会忐忑一会儿。
  曾经有读者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难回答。说容易,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从来不认为写影评有什么N字方针;说难,写影评跟看电影一样,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很多东西只可意会。本文要说的,与其说是“怎么写影评”,不如说“我是怎么写影评的”。
  写影评,归根结底就是把看完电影后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要你看片时没有睡着,你对所看影片都会有所感觉:即便是睡着,那也是一种反应,也许能证明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闷。影评没有长度的限制(媒体会有),长的洋洋万言,短的可以两三句。有个英文电影论坛举办一句话影评比赛,结果有些获胜者居然将评论浓缩成一个字。我最近编写《西片碟中碟》这本欧美电影指南时深有感触,写短评绝对不比完整的评论轻松。
  在成千上万发表观后感的观众中,坐下来把想法变成文章的是少数,而媒体能采用的更少些。如果几家有影响的媒体不约而同的用同一种文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影评就该这么写。比如在美国,主流媒体的电影评论一般在一千字左右(译成中文)。大约三分之二篇幅是描述剧情,剩余的属于评价,但评价的方式没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写影评时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落笔自然留下这种痕迹,我觉得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风格而已。
  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文艺评论传统长期受压制的缘故,我们对一些概念界定没有西方那么明晰,可是我们又非常喜欢条条框框。就说“影评”,什么叫“影评”?狭义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这类文章是写给看电影的人看的,不是给拍电影或研究电影的人看的,一般发表在主流媒体或影迷刊物。罗杰-是惟一得过普利策奖的影评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浅显,直白到像是拉家常。他很高产,每周可以有五篇评论,但都比较短,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700字。他的大众路线使得他成为读者最多的影评家,全美国有两百多家报纸授权转载,而且他每周还有一个电视栏目,每期半小时。跟他相反的如《纽约时报》的艾维斯-切尔,喜欢卖弄辞藻,非把读者搞得云里雾里不罢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黑客帝国2》评论。宝琳。凯尔可能是最有影响的美国影评家,她把电影评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从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评论是美国文化的一面旗帜。她的文笔有点像子君,有一种女性的优美,但观点非常尖锐,有时很刻薄。
  我们的影评范畴似乎要更广一些,有些很感性的随笔、借助电影的抒情文字,英文中应属于essay;有一些是理论研究,属于论文性质,英文应该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习惯于其中某一类的读者,往往会对其他类型看不惯——看惯随笔的会嫌其他的没有个性;看惯论文的自然会觉得没有大量专业术语和脚注就等于没有深度。在我所写的长篇评论中,《人工智能》和《公民凯恩》都超过一万字,但前者其实很感性,而后者本来就是一篇论文,只不过我竭力回避论文的风格。假设我把该用的术语全用上,并附上每句话的出处,估计某些学院派会心悦诚服,而该文则会丧失99%的读者。这是我的局限,媒体多半认为是长处,而大学和研究院则视为“你还嫩点,需要改进”之处。
  以前老一辈的评论很像我们中小学里上语文课,先来一段时代背影 ,接着是故事大纲,中心思想,最后是具体分析等等。作为一种写法,这未尝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尽量回避这种作茧自缚的写法,害怕用一种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后,我会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也许是故事(如钢琴家),也许是讲故事的方式(如穆赫兰道),也许是表演(如煞女),也许是摄影或置影(如吸血惊情四百年),也许根本没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纯感受(如雷吉奥的生活三部曲)。一部影片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应该谈论的是那感动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会成为好影评。
  影评人要不要文艺理论知识?以此为生者有理论基础当然是好事,但是,在懂一点点理论和不懂理论之间,我宁愿选择不懂。当刚涉足文艺理论(以及相光的美学和哲学)时,很容易产生豁然开朗的大彻大悟,以为什么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学的只是很多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每一种理论都有独到之处,但推到极致都会变得荒廖。
  对我来说,怎么写不重要,有本事写成诗歌也无妨。重要的是写的内容是否言之有物。说到这个“物”,里面有太多奥秘。由于我们生长在一个“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的大环境中,很多读者不由自主地寻找跟自己相同的观点。一旦意见相左,便会做出激烈反响。顾小白很少写review型的影评,但一旦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对《双雄》的评论也是如此。有网友不同意他的观点,这也很正常,但这位网友显然感情受到伤害,因为顾小白说了他偶像的坏话。真是不必,你有不同意见尽可以发表,在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一”的政策,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见,对一部电影的评论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那他最好躲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创造一个言论统一的小环境。
  《手机》引发的争议表明,有这种心态的影迷在我国为数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为一名该片的评论者,他犯下了两个大忌:一是你必须看过影片后才有资格评论,否则你的观点是空中楼阁;二是你可以用任何强烈的语言驳斥该片,如果觉得有诽谤之嫌,可以诉诸法律保护,但他暗示电影局应该禁映(原话是:我甚至不理解电影局为什么能让他通过还在全国放映)则是一种对电影业极为有害的思维。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网的调查中,高达40%的人同意他的观点(也许只是同意他言论中的某一部分。)
  让我们来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电影局审片官员,他必定会枪毙该片。如果这40%的网友中有人有权枪毙该片,那么该片就不会问世。这么多人这么乐意剥夺公众看某部影片的权力,同时又很多人叫嚷着没好片看。你说这中间有没有因果关系?能怪谁呢?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时,真是非常痛心:中国观众,我们只配没电影看,因为我们动不动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作品给禁了。可以想象,如果这40%的人可以一票否决的话,中国将从此没有一部电影可以上映,也不会再有一部小说、一张报纸、一篇文章可以问世。要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哪部电影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认同和赞许的,如一个政客得到60%的认可,就算很受欢迎的了。如果一个人可以剥夺所有人的选择权力,那么任何形式的创造都可以休矣。
  当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而且他也不是审片官员,而且他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所以我们的反应可能过火了。不过这种国民心态对于拍电影或写影评都是一大障碍。十多年前的所谓影评,被沦为圈内说好话的宣传;现在有些人为了骇世惊俗,故意跟大家唱反调,其实心态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迎合。真正的影评,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感觉没有对错,感受一定有反对者,但感受有讲道理和讲歪理之分,有常态和奇特之分。宝琳。凯尔的观点80%我都无法认同,她对于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会演戏的说法,相信大多数电影业人士都不会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逻辑。我不必同意她的结论,但我欣赏她独特的视角。
  一个影评人的真本事不在于人云亦云,而在于发现别人疏忽的佳作,当《雌雄大盗》无人问津时,凯尔为它摇旗呐喊,说《指环王III》是优秀作品,没有人会因此把你看成天才。(我没有鼓励大家故意唱反调)我觉得一个好的影评人,应该勇于推荐遗珠。介绍《指环王》是工作,但当你发现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导演带领一班不会到处引起少女尖叫的演员拍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种快感是无与伦比的,而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作品,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