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5-05 18:58

王万兵工作室影视中心:两个影评圈一个共同体!

  “新媒体时代的影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影评”提出的,两种媒介派生出两个影评圈,两个圈各有长短,
  在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普通观众是没有影评发表权的,媒体一般青睐专家影评,一般观众的影评较少被独掌发表权的传统媒体所釆用,传统媒体的传播也是单向的,一般情况下,观众无法通过媒介与专家影评形成互动,更无法赞成或反驳专家的观点。传统媒体根据学界和业界的共识,突显着影评的权威和中心,一部新片上映后,大家一般要听专家怎么说。
  在新媒体时代,影评的发表权和发表主体,从传统媒体和少数专家扩展到所有互联网用户(超过10亿),人人都有发表权,人人都可以是影评家;发表的媒介,从传统的媒体扩展到各种互联网平台:微博、微信、豆瓣以及各种APP的公号,各种视频网站的弹幕,传播的向度从单向扩展为双向,普通观众可以直接与创作者互动,与权威专家互动。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依然存在,传统媒体的发表方式依然保存,大多数专家的深度影评主要发表作为传统媒体的学术刊物和专业报纸上,影评的着眼点在对影片的专业性分析和对创作规律的探寻。这些专业报刊有自己的读者群,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读者一般是大学里这个专业和这种专业学术机构的师生以及专业电影工作者和电影爱好者,传统媒体的一些专家影评仍然对创作有较强的影响力,但相当一些专家影评由于理论的抽象和表述的深奥,只在大学学术圈内传播,远远达不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影评对创作的影响和推动,所以作为专业报刊其发行量仅有数千份(刊物)或数万份(报纸)。传统媒体也有自己的新媒体,但它们的新媒体均未破圏,对一部新片,传统媒体圈发表的影评篇数大多在十篇以下,很少有突破十篇的。单篇影评的阅读量多为数千,很少有破万的。
  但在网络影评圈,由于平台众多,人数众多,长篇影评的发表量常常数百上千,电影短评的发稿量常常数万或数十万,弹幕影评的发表条数随着影片在网络视频平台播放次数的积累可达百万以上。这些影评中不乏专业性强,分析透彻的力作,但较多的侧重在影片看点的展示和影评作者的情绪化抒发上。
  从新浪单篇影评的阅读量看,大V的单篇阅读量可达百万,中V的阅读量可达十万。过万的微博号不计其数。网络影评圈与传统专家影评圈的流量差距接近百倍。我们在网络上不时见到“专家影评的缺席”文章,其实专家影评并未缺席,只是他们的阅读量较低,被波涛汹涌的网络影评淹没了,互联网影评的火爆阅读量使得专业影评面向观众的抵达率相形见绌。
  这种互联网影评热潮,打破着传统媒体时代的单方面发表的话语垄断,垄断的打破,意味着传统中心的打破和丧失,这些都印证着后结构主义反罗格斯中心主义的现象描述。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有些专业影评与网络大众影评相遇的时候,由于能指与所指的分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离,影评人所依据的专业知识量和专业范围不一,造成有些权威影评人的表述被网络影评人误读,误解还会导致谩骂。由于在大众心里,多数和高票房成为影片评判的标准,有些专家给一些票房低的优秀影片点赞,就被攻击为红包影评。
  传统媒体的影评权威被互联网影评打破后,是不是中心就消失了?没有,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中心,这就是网红影评人或大V影评,还有火爆的公号影评,一部新片上映后,引起广大观众瞩目的,或对观众产生影响的首先是阅读量百万的大V影评和公号影评。因此这类影片也受到电影产业的高度重视。他们欢迎有些大V和火爆公号的专业性、建设性分析,反感部分网络影评中经常出现的情绪化、极端化和非专业化表述。当然也不满意有些专家在网络上发表的过于深奥晦涩的学术化影评。
  面对两个影评圈的对比和差异,希冀紧密联系观众,紧贴电影实践,共同提高专业水准和传播能力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来说,就需要建立影评共同体,将两个影评圈融合起来,让其深入的专业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并驾齐驱。
  第一、在组织层面,广泛并大量的吸纳网络影评人入会,同时在影评学会内建立网络影评组织。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网络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就是期求在组织上保证两个影评圈在一个共同体内。
  第二、在交流层面,要加强两类影评人的相互交融,一方面要共同出席会议参加讨论,双方各自了解对方的观点、立场、专业背景和表述方式。从当下情况看,专家影评人长于专业积累的深厚和研究分析的深入,网络影评人长于网络表达的生动和吸引观众的魅力,双方应该取长补短。陆红实希望专家影评在专业性方面加强对网络影评的引领,同时也提倡专家影评在网络表达方面向网络影评学习。丁亚平提出的“评论共同体”的概念,也强调不同风格不同学派间的融合和交流。
  首先可以在单篇影评范围内,将文章写得雅俗共赏,深入浅出,既生动有趣,又有专业深度。但更多情况下,两者难以统一,深度模式和深刻主题,难以用平面化的通俗方法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影评个人作为两种影评共同体的表现方式就是:既写深刻专业的学术影评,又写通俗易懂的大众影评,网络影评人也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分析深入的学术影评。新媒体时代专业影评权威的建立需要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权威影评家若要在网络上建立中心地位,就要向网红影评人方向迈进,尹鸿、李星文(及影视独舌号)、影视风向标、虹膜、幕味儿等都是专业影评的网红化尝试的成功范例。
  首先说“快”,网络影评应象新闻那样具有时效性,电影一上映,网络影评人当即开评,甚至提前看片,在上映前一天发表,抢先发表就抢到了话语权,观影大众往往先入为主,重视最先发表的影评、喜欢阅读第一时间发表的影评。传统学术刊物的专家影评往往发表在电影上映一月之后,报纸影评也常常发表在电影上映一周之后,一月之后的影评其关注度就会大大降低。目前学术刊物和专业报纸用微信公号和微博号在报刊出版之前就发表影评,已经大大改观了专家影评滞后的现象。
  其次是“短”,网络时代社会机器高速运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圈外的普通观众只有碎片化的时间看短微影评,通过微影评或评分得知影片的好坏,而理论刊物的专家影评常常在5000字以上,观影大众没有看长影评的时间。所以,陆红实建议专家在写长篇专业影评的同时,也应在第一时间发表三言两语的感想式微影评,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权威专家对这部新片的基本态度。由于微影评写作时间短,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可以让观众更快更早地知道专家的评判。
  其三是“趣”,专业学术刊物上的专家影评往往学术化理论化,具有普通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理论深度,而观影大众爱看娱乐化、通俗化的影评,专家可以根据网民观众的这一接受特点,将微影评写得生动有趣,与学术刊物的论文写作区别开来。
  其四是“多”,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一部影片获得几千篇影评已成常态,影评学会和各种媒体平台,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较多数量影评,很多影评公号组织十几位影评人对一部电影同时发表短评,既表现出百家争鸣,又达到了数量的优势;作为影评家个人,如果开设微博号,他需增加撰写微影评的写作数量,保持博文发表的密度。新浪平台希望大V号一周至少发表四篇影评,这样才能建立粉丝读者对博主的黏性。
  除此之外,专家影评的网络化生存,还必须处理好作者中心和读者中心的相互关系。做为影评作者,写作者人要彰显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独特观察和独到理解,如此才能吸引观众,但同时也应关注观众关心的热点影片、热点内容、热点问题,以这些热点为写作内容。
  专家应该认识到,影评文章也是非自足性的,读者在自己的知识、经验、个性、爱好基础上接受和理解专家影评,读者在阅读影评的过程中加入着自己的联想,阅读过程也是与读者与专家共同写作这篇影评的过程。专家应该重视自己与读者的互动,应该以平视的角度写作影评,以平等的维度与读者交流,建立自己的粉丝群。尹鸿的新浪微博403万粉丝,李星文的微博103万粉丝就是成功的范例。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