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3-05-18 01:40

唐代百姓的娱乐传承活动:安排百戏无虚巷开辟重关不锁门

  戏曲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杂技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一种表演方式,通常以难度高、技艺精湛博得观众的青睐。原本这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但在一千多年前,它们被归类于一种艺术,那就是百戏。
  百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也是极为丰富,尤其是唐代百戏,更是一鸣惊人。唐代也因此成为百戏发展比较繁荣的一个重要时期。唐百戏内容繁多,包括戴竿、角抵、幻术、歌舞戏等,受到各个阶层的喜爱。唐代百戏的发展繁荣也向我们展现了唐代大一统帝国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精神面貌。
  百戏繁荣于唐朝却并非起源于唐代。早在先秦时期,百戏就已经处于萌芽阶段了。到了周代,散乐才开始出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得到发展,市民阶层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史记·苏秦列传》记载: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磨,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先秦时期的百戏除了这些杂技还有角抵、投壶等。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杂技等一些娱乐活动,也相继出现一些为了逗乐观众或者含有讽刺意味的表演活动。先秦时期是古代百戏发展的萌芽时期,为后来百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秦代,百戏开始进入发展时期,以角抵为例。角抵在秦朝得到发展,并且盛行起来,甚至还在宫廷传播开来。秦代特殊的时代环境促进了百戏的发展。
  汉代建立了大一统帝国,强大的经济为汉代百戏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样的大帝国自然也少不了外交,几次出使西域也带来了西域的杂技表演。中西合璧同样擦出了火花。汉代百戏形式丰富多样,又变化无常。汉创了百戏兼容并包的先河,是百戏发展繁荣的第一个重要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百戏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这一时期,因为百戏与儒家礼乐制度不融,再加上重雅轻俗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导致百戏遭到打压。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时期处于混乱时期,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合,也为百戏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虽然百戏的发展遭到统治阶级的打压,但百戏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推陈出新,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继承原有的一些内容之外,还出现了新形式,如佛家幻术和歌舞戏等。
  隋朝隋文帝是一个勤俭持国的皇帝,他认为百戏排场盛大奢华,与自己奉行的勤俭治国的理念相悖,所以下令废黜百戏,遣散从事百戏行业的人员。到了隋炀帝执政时期,隋炀帝与自己父亲恰好相反,隋炀帝是一个喜欢享乐的皇帝,为了展现国家的富裕,不仅在全国大兴百戏,还将百戏作为外交策略,多次在迎接外交使臣的宴会上进行表演。隋朝百戏的发展为唐代百戏的繁荣拉开序幕。
  百戏历经几百年的演变,无论在表演形式上还是表演内容上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水准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唐朝百戏进入第二个繁荣时期并将原本的百戏与外来文化融合了起来。
  从百戏经历过的这些朝代我们可以看出,百戏的发展依靠的是国家的统一和的稳定。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大一统的时代,唐代建立之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之后,逐渐繁荣起来,政局稳定,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为百戏的发展提供了和平安定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事百戏行业的人员才能专心研究技艺。
  当然了,这样的大环境下,统治者也比较重视这种娱乐活动,甚至有些统治者身体力行,对百戏的痴迷程度超过了普通百姓,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就喜欢百戏中的马球游戏。晁说之曾作诗形容唐玄宗因为痴迷马球而荒废朝政。
  这些推崇百戏的行为与以往统治者反对这种活动不同,所以唐代百戏得到飞快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推崇。
  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样为百戏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唐代经济繁荣促进百戏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地方。第一就是城市的发展壮大。唐代长安和扬州两个城市是极度繁荣的,吸引来大量的商人来此进行商业贸易活动。商人一多,便会带动娱乐活动和娱乐项目的开展。百戏自然就有了表现平台。第二,唐代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消费水平也大大提高,这就使得唐代百姓有这个实力去娱乐场所消费,去看百戏表演,客观上促进百戏的发展。
  文化政策同样是百戏繁荣的必备条件,唐代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与多个国家交好,像鉴真东渡等等。这些国家不仅为大唐朝带来各种珍宝特产乐器,更带来了文化,丰富了百戏。
  唐代是百戏繁荣的重要时期,稳定的环境、繁荣的经济和开放的文化政策都为百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当然还有一些小因素,也影响着百戏的发展。比如外交的需要,每到接见国外的使臣,百戏表演场面浩大,不仅可以宣扬国威,也体现了对外国使臣的重视自然就成了唐皇接见外国使臣的必要礼节。
  唐代百戏的种类繁多,仅仅《全唐诗》中记载的百戏就有五大类。第一类是杂技类,包含竿技、绳技、丸技。第二类是幻术类,包含幻术、鱼龙蔓延。第三类是竞技类,包括角抵、舞剑等。第四类是驯兽类,包括舞狮、训鸟、斗鸡等。第五类是傀儡戏,包括提线木偶、酒胡子。不过歌舞戏并不在此列。总之唐代百戏样式和内容都丰富多彩。
  唐代百戏的繁荣的繁荣程度,从一些唐诗人的作品中也可知一二,也就是所谓的百戏诗。诗人以百戏或者与百戏相关的文化活动入诗,一方面能够体现唐社会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唐代百戏诗多是创作于春节、中秋节、上元节等重要节日,因为在这些节日里,人口流动大,人们通常会准备一些盛大的节目,像百戏表演。在创作地点上也由于宫廷逐渐转向民间。初唐时期,百戏只流传于宫廷之内,盛唐之后,战乱频发导致一部分百戏一人流落民间,在民间落脚。百戏诗的创作场合比较固定,大多在宴会和聚会上创作完成。这也和百戏诗的表演形式相关。
  这些百戏诗在体裁上也不固定,有律诗也有绝句,但多数为歌行体和乐府体。这也正是因为百戏诗是一种娱乐大众的俗文化。当然了,诗人创作百戏诗也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描写盛大的场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才是百戏诗最主要的作用,诗人借用百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表达自己的感情。
  诗人创作百戏诗的主题并不固定,一般直接以百戏作为主题,详细介绍百戏的类别,对百戏进行罗列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描写一种百戏中的其中一类,进行托物言志。例如白居易的《西凉技·刺封疆之臣也》便是借描写舞狮人思乡不能归,暗讽封疆大臣无心收复失地导致天子痛心百姓无奈。
  诗人创作百戏诗,有些为了赞叹百戏艺人技艺高超,有些只是对帝王、大臣或者朋友的称颂,这类百戏诗大多只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还有一种则是为了纪念重大节日和场面的。这些创作目的与创作百戏诗的时间地点和场合是分不开的。
  唐代百戏的繁荣并不是偶然,萌芽于先秦时期,却在唐代发展繁荣。从百戏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都在不断进步,即便朝代更替之时会出现经济的情况,但总体来说,仍然是一直处于发展状态的。
  古代诗人喜欢将生活融入诗中,尽管百戏只是人们的一个娱乐活动,属于市井小民的娱乐项目,并不入流,唐代诗人并不在意这些。这也表现出唐代诗人受整个大环境影响,一直秉持海纳百川和兼容并包的思想。也正是这些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才让百戏这种娱乐项目流传到现在,也让我们现代人了解当时百戏这种娱乐活动对人生活的影响。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