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4516
威望: 14527 点
铜币: 12817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5-17
0楼  发表于: 2024-05-17 17:33
 | 编辑

影评《无声》对罪恶视若无睹任恶意扩散无声

  《无声》,被称为中国版的《无声呐喊/ 熔炉》,同样是真人真事改编,环绕残疾学生被伤害,让人不期然地会把两者相提并论。我个人的观后感是,《无声呐喊/ 熔炉》针对的是体制,从个人到学校再到社会法治;而《无声》则是以人为本,针对个别学生面对被加害事件的改变和经历,从而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恶意。
  《无声》把电影的焦点放到讨论“恶意”之上。把恶意淡化为玩意、抗衡恶意而遭压迫、被恶意扭曲的幼小心灵、从承受恶意到施加恶意,以上就是电影中四位学生面对恶意的反应。电影相当巧妙地取材,以四位学生活在恶意之中的成长作为电影主轴,故事穿插相当完整,不但细说聋人面对欺压的无奈,同时透过围绕故事出现的学生和老师逐步堆叠出“恶意从何而来”的命题,让观众一方面同情受害者,另一方面也可怜着负伤的加害者,兼之痛恨那些对恶意视若无睹、纵容恶意蔓延的伪善者。
  《无声》在营造气氛的功力上也相当出色,无论是运用镜头、配乐、或者展现手语肢体,都成功带动了观众感受电影中阴森、残忍、心痛、不安、无力等情绪,整部电影过程中几乎不留片刻可喘息的空间,所以我鼓励观众必先做好心理准备再看。
  《无声》以加害残疾学生为题,要引起观众同情心并不难,可是电影并没有刻意以此煽情,但同时也没有刻意在结局留下心灵鸡汤安抚观众的情绪。《无声》通过力求的王老师,引导观众不断思考电影中骇人听闻的事件是如何而起。比起《无声呐喊/ 熔炉》诉诸社会与法律,《无声》把问题停留在个人的层面,引发观众将目光收回身边,重视身边所发生的大小恶事。我特别欣赏《无声》的结局收结得相当有力,也完全呼应了电影主题,让观众难以忘记从电影得着的深刻提醒。
  《无声》最令人心寒又心痛的地方,就是它属于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作品。屏幕上的画面已足以让人不安,难以想象真实发生的时候,受害者内心到底承受了多少伤害?《无声》值得我们观看,因为它用了最残酷的方式,提醒着每个人留意自己身边的恶意与恶行。恶意是会被传承下去的,所以,倘若我们阻止了身边的恶意,背后被拯救的可能就是数之不尽的人。
  今天发工资了,我一个月工资1500,你猜我会给你多少?是不是觉得我会给你1200,自己留300吃饭?哈哈,傻瓜 我1500都给你,因为厂里包吃包住。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